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09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目的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特异性激动剂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2W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采用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加入两种mGluR5特异性激动剂2-氯-5羟苯基甘氨酸(CHPG)和3-氰.氮苯甲酰胺(CDPPB),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caspase-3活性检测,研究mGluR5激动剂对神经元损伤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表达变化并研究这种保护作用的产生机制。结果损伤后LDH释放率和easpase-3活性显著增加,CHPG和CDPPB明显抑制了LDH的释放率和easpase-3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提示,CHPG和CDPPB显著增加了ERK的磷酸化水平,而对JNK、p38无影响。结论mGluR5的激动剂CHPG和CDPPB对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ERK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兔角膜上皮损伤早期的修复作用。

方法:选取3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制作双眼角膜上皮损伤模型,随机选取1眼滴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另1眼滴20nmol/L重组人生长激素作为rHGH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4、48、72h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采用Cochet-Bonnet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检查中央角膜敏感度,同时收集各时间点泪液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造模后48h对照组和rHGH组角膜上皮愈合率分别为62.52%±6.73%和79.62%±10.62%(P<0.05),造模后72h分别为90.56%±9.57%和98.43%±3.65%(P<0.05)。造模后48h,对照组和rHGH组中央角膜敏感度分别为3.22±0.42、4.22±0.26cm(P<0.05)。造模后各时间点两组泪液TNF-α和IL-1α表达均较造模前增加,且对照组均高于rHGH组。造模后24、48h,两组泪液MMP-9表达均较造模前增加,且造模后48h对照组高于rHGH组(均P<0.05)。造模后24、48h两组泪液IL-21表达均较造模前增加(P<0.05)。造模后各时间点两组泪液IL-17α、Leptin表达与造模前相比及两组之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

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有利于兔角膜上皮损伤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检测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诊治的13例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取其手术肿瘤及外周血标本共31份(手术/二次手术标本共15份,外周血标本16份).通过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原位杂交,PCR扩增测序等方法检测常见肿瘤药物的相关分子靶标.共检测12种常用化疗药物和1种靶向药物的相关性基因的表达或突变.结果 共检测肿瘤标本分子靶点7个,包括:DNA拓扑异构酶ⅡA(TOPOⅡA),微管蛋白β3(Tubulinβ3),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RC 1),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DNA修复蛋白-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胸苷酸合成酶(TS);外周血标本分子靶点2个,包括:CYP2C9*3和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C829T)基因多态性测序.根据靶标对应的相关药物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提示:氟尿嘧啶类,长春碱类,环磷酰胺和甲氨蝶呤四类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而紫杉醇类、拓扑替康/伊立替康、替莫唑胺/卡莫斯汀/司莫斯汀、蒽环类/依托泊苷和铂类的药物敏感性较低.研究共检测肿瘤标本和外周血标本涉及的靶向药物基因2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结果提示:贝伐单抗敏感性高.依据上述检测结果,我们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优化化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部分患儿创造了手术机会.结论 本研究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多学科治疗过程中引入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的检测,对于开展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采取单孔或常规腹腔镜技术行阑尾切除术的两组病例资料,对其疗效做出客观分析。方法选择由同一主刀医师实施的单孔或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周期、病理类型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由入选标准纳入回顾性调查的儿童急性阑尾炎病例共116例,其中常规腹腔镜组69例,单孔腹腔镜组47例;常规腹腔镜组阑尾切除术采用三孔法,单孔腹腔镜组采用硅胶三孔Trocar。分析两组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周期数据,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阑尾病理类型经卡方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基于小儿外科医师具备娴熟镜下操作技能前提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完全可能在儿童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取代常规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在脊柱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探讨其预测指标,初步建立SEP指标波幅差值异常变化时出血量及平均动脉压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多节段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的86例患者的SEP监测资料,以SEP波幅差值异常变化作为SEP受影响的指标,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平均动脉压范围、出血量、手术时间、皮下针电极导线长度、电磨钻应用情况、气磨钻应用情况、电动手术床电源接通情况等11个指标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筛选影响SEP的相关因素。结果 SEP指标(波幅差值P40/N50)和出血量(P0.05)、平均动脉压波动范围(P0.05)、电磨钻使用情况(P0.05)、气磨钻使用情况(P0.05)、电动手术床电源接通情况(P0.05)5个因素存在相关关系,而与性别(P0.05)、年龄(P0.05)、身高(P0.05)、体质量(P0.05)、手术时间(P0.05)、皮下针电极导线长度(P0.05)不具有相关关系。平均动脉压50 mm H(1 mm Hg g=0.133 k Pa)或在50 mm Hg左右波动时,以及出血量较多且1 249 m L时,SEP的波幅将明显发生变化,接近甚至会低于基线水平,与术中脊髓、神经损伤表现相似。结论出血量、平均动脉压范围、电磨钻使用情况、气磨钻使用情况和电动手术床电源接通情况是SEP指标(P40/N50)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估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 (IMPT)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 (NID)的安全性。方法 利用动态心电图 (DCG)及心肌酶监测IMPT治疗NID前与治疗中心率变异性 (HRV)改变、2 4h平均心率、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心肌酶的浓度变化。结果  15例NID者在治疗中与前的心率变异SDNN、rMSDD、PNN50 指标经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IMPT(缓慢静脉给药 )同时配合补钾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究BLU与cyclin D1和cyclin B1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7例NPC组织及36例慢性鼻咽炎(CN)组织中BLU与cyclin D1、cyclin B1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者的表达与N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NPC组织中,BLU阳性表达率低于CN中的阳性表达率,cyclin D1与cyclin B1阳性表达率高于CN组织的阳性表达率(P<0.05)。BLU表达与年龄、T分期有相关性,cyclin D1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yclin B1表达与临床分期与T分期有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LU与cyclin D1在NPC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378,P=0.011),BLU与cyclin B1在NPC组织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96,P=0.089),cyclin D1与cyclin B1在NPC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r=0.084,P=0.191)。BLU表达阳性组的总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组,cyclin D1表达阳性组总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组(P<0.05),cyclin B1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法分析结果显示BLU、cyclin D1、T分期、N分期与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BLU、cyclin D1及淋巴结转移是NPC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BLU表达下调,而cyclin B1和cyclin D1高表达,可能在NPC发生发展中产生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其中评估NPC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根据经蝶人路切除垂体瘤手术会产生并发症的现象,对这些并发症进行研究,提供帮助给临床治疗垂体瘤。方法查看并且分析院内的手术病例的资料,共319例。结果40例尿崩症患者,25例电解质紊乱患者,21例继发性出血患者,还有7例患者术后出现视力障碍加重现象,脑脊液鼻漏患者和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分别2例,除此,2例患者感染,3例患者死亡。结论经蝶人路切除垂体瘤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恢复迅速,当然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总体效果更佳。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 38例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动力髋螺钉与抗旋转螺钉内固定,经3月~3年的随访.结果 术后均24~48 h能坐起,3~6周能扶拐下床活动.除2例轻度髋内翻略畸形外,无钢板螺钉断裂及松脱移位等并发症,其余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在95%,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固定坚强,防止骨折旋转移位,能早期功能锻炼,利于骨折愈合,适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可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0.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股骨颈解剖关系的特殊性,骨折发生后,股骨头的髓内血流灌注遭到损害,同时随着关节内压的增高,关节囊血供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依然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