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09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6 毫秒
21.
目的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报告甚少,其发生率报告不一。本研究总结作者单位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手术后乳糜腹的发生情况以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49例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患儿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乳糜腹(4.4%),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中位数为15个月(1个月至12岁)。结果本组术后乳糜腹的发生率为4.4%。11例术后合并乳糜腹患儿根据腹水实验室分析进行诊断,最早出现于术后半天,最大体积为1250mL/d,均予临床观察和保守治疗,分别于术后9—72d治愈,其中10例通过禁食、全肠道外营养(TPN)、腹腔引流或使用生长抑素治愈,1例经保守治疗未愈,在腹腔镜下结扎破裂的淋巴管获痊愈。结论儿童实体肿瘤术后乳糜腹的原因与医源性手术创伤有关,大部分可通过禁食、TPN、腹腔引流治愈。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佐金平木与健脾化痰法联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对患儿神经功能和肌肉功能影响,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多发性抽动症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佐金平木与健脾化痰法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多巴胺(DA)、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变化,进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DA、5-HT、GABA、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A、5-HT均较治疗前下降,GABA、N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DA、5-HT低于对照组,GABA、N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GT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抽动频率、抽动次数以及抽动强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以上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佐金平木与健脾化痰法联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助于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和肌肉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个案研讨式沙龙在老年患者护理骨干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2年6-9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办护理人员老年患者护理专项进修班,从各个专科老年人的常见病、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难点入手,通过个案研讨、统一规范的组织形式安排组织了7次个案研讨式沙龙活动。在沙龙开展前和最后一次沙龙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33名学员中,26名(占78.8%)学员在参加本期护理沙龙前没有参加过其他形式的护理沙龙;对本期沙龙的形式及内容安排的满意率为100%,认为总体收获较大的32名(占97.0%)学员认为个案研讨式沙龙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比较有效,33名(100%)学员认为对提高全院老年患者护理整体水平和科室间合作非常重要;参加个案研讨式沙龙前后,学员的老年患者护理相关能力自评总分分别为(33.98±8.564)分、(51.87±6.6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49,P<0.01),且老年患者护理相关能力13个自评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参加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个案研讨式沙龙对提高临床老年患者护理骨干临床实践能力、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护理骨干培养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并实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改良Child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预防胰瘘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采用改良Child吻合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仅1例出现胰瘘,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改良Child吻合法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 以有效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曲格列酮的心肌细胞毒性特征,并从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自噬角度探讨其潜在的毒作用机制。方法人源心肌细胞AC16给予不同浓度曲格列酮0~40μmol·L^-1孵育24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漏出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荧光探针TMR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CM-H2DCFDA检测全细胞活性氧的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Ⅱ/Ⅰ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曲格列酮可浓度依赖性地引起细胞质皱缩、细胞存活率下降(r=-0.928,P<0.05)和LDH释放量增加(r=0.746,P<0.05);曲格列酮10和20μmol·L^-1可明显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5),增加全细胞活性氧含量(P<0.05);显著增加LC3-Ⅱ/LC3-Ⅰ比值,上调P62蛋白表达(P<0.05)。结论曲格列酮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与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自噬体降解受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人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达Th17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23和TGF-β的影响。方法:采用脂多糖提取试剂盒提取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株ATCC33277和高毒力株W83脂多糖;免疫磁珠法分选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以大肠杆菌脂多糖为对照,1μg/ml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处理单核细胞,分别培养12、24、36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实时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IL-1β、IL-6、IL-23、TGF-βm R 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各型脂多糖均可显著上调单核细胞四种细胞因子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在12h达到高峰。并且三种菌株脂多糖对不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可显著上调CD14+单核细胞表达IL-1β,IL-6,IL-23,TGF-β,可能与牙周炎症环境中Th 17细胞的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中药对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 CUS)抑郁大鼠模型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郁安神中药小、中、大剂量组(8.2、16.3、32.7 g/kg),盐酸氟西汀组(10 mg/kg)。应激刺激开始的同时连续灌胃药物35 d。通过敞箱实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观察药物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对大鼠海马、皮层的多巴胺( 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BND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在行为学测试中表现出自主活动减少;皮层的5-HT和NE的含量明显降低( P<0.05),海马5-HT及5-HIAA、NE的水平亦显著降低( P<0.05), BDN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解郁安神中药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改善CUS抑郁大鼠自发活动的减少;中药中、大剂量及盐酸氟西汀可显著提高皮层5-HT、NE的含量( P<0.05),中药小、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海马NE的含量( P<0.05),中药各剂量可显著提高海马5-HT、5-HIAA的含量(P<0.05);中药大剂量及盐酸氟西汀可上调海马BDNF的表达(P<0.05)。结论解郁安神中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神经递质的影响及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甲泼尼龙后对脊髓损伤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颈脊髓损伤后不完全截瘫行康复治疗的病人 1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68 例和对照组 63例。2组病人均接受普通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普通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蛛网膜下腔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治疗前后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对2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ASI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8周,2组ASI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泼尼龙鞘内注射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构建ID3-Gdf9-Cre+的条件性敲除小鼠对雌性小鼠的表型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确定分化抑制因子Id3对雌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我们利用配繁出的ID3-Gdf9-Cre+的条件性敲除小鼠,通过HE染色、卵泡计数条件性敲除小鼠卵巢中的卵泡发育的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实验和体外超排实验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进行检测,通过交配实验对生育力进行检测。结果:通过RT-pcr、WB的结果显示出我们成功在卵母细胞中对ID3进行了敲除;对3W、8W小鼠卵巢进行HE染色并对各级卵泡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条敲小鼠中各级卵泡发育正常;通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体外超排实验显示了条敲小鼠中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正常;结论: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条件性敲除ID3不影响正常卵泡的发育以及雌性小鼠的生育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