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41.
临床上采用放射联合手术治疗恶性肿瘤,以及在核事故或核战争条件下均可能造成放射复合创伤。放射可引起创伤愈合延迟、不愈合、甚至癌变。目前尚缺乏简便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其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也主要限于宏观观察和测量伤口撕裂张力〔1〕。胶原纤维的合成是创伤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2.
铁、牛磺酸和精氨酸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铁剂在放射性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及牛磺酸和精氨酸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0Gy(正常对照)、30Gy和30Gy+铁剂、30Gy+牛磺酸和30Gy+精氨酸组。于肝区照射后1,3个月分别检测血清铁离子、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应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肝内Ⅰ、Ⅲ胶原纤维的生成及分布特点。结果铁剂能明显增加肝组织中MDA的含量和血清铁离子浓度。照射后1个月,铁剂组肝组织中Hyp开始明显增加,进而肝脏中胶原纤维产生增多。牛磺酸和精氨酸能明显降低血清铁离子浓度,减少肝组织Hyp含量。结论外源性铁剂能促进放射性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生;牛磺酸和精氨酸可分别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放射性肝纤维化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3.
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病理过程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阐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病变规律和发生机理提供形态依据,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间质、肺泡腔、肺内基质弹力纤维含量、肺内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含量及肺内成纤维细胞胶原mRNA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照射时间延长,肺泡壁渐增厚、肺间质所占面积增大,肺泡腔进行性缩小。弹力纤维于照后1个月时即见增多持续至6个月,而于照射后9-12个月近于正常。肥大细胞嗜碱性颗粒含量于照射1、2个月明显减少,3-9个月恢复近正常水平。肺内成纤维细胞胶原mRNA含量于照射后每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放射性肺纤维化病变是个动态发展过程;肺内肥大细胞可能参与了纤维化的形成;肺内胶原的转录增强可能是放射性肺纤维化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144.
一氧化氮拮抗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硝普钠(SNP)作为一氧化氮(NO)供体观察NO对^60Coγ射线照射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增殖活力及其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NO的抗纤维化机理。方法:应用MTT比色法,Griess一氧化氮浓度测定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低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作用,以5Gy剂量的促增殖作用最强,30h以内,硝普钠基本以线性方式释放NO,平均增幅为4.25μmol/L,初步认为4-5μmol/L的NO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最佳浓度,未照射成纤维细胞不表或仅微弱表达ET、AⅡ和TGFβ;照后细胞ET和TGFβ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增强,AⅡ合成增加,结论:NO供体硝普钠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泌活动,随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细胞外基质重塑中的作用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蛋白激酶C抑制剂H7及转移生长因子(TGF-β)单抗干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2)COPD模型组,采用熏香烟加气管注小量内毒素法复制COPD模型;(3)NAC干预组(NAC组);(4)H7干预组(H7组);(5)TGF-β单抗干预组.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生化法测定支气管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测支气管肺组织MMP-9、2及TIMP-1,以及TGF-βⅠ、Ⅱ受体的表达;SDA-PAGE明胶酶谱学测定支气管肺组织MMPs酶活性.结果模型组气道壁以Ⅰ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及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NAC组及TGF-β单抗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H7组羟脯氨酸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多.模型组MMP-9、2及TIMP-1,以及TGF-βⅠ、Ⅱ受体在气道上皮、肺泡巨噬细胞、肺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中蛋白和(或)mRNA表达显著增强,72 kdMMP-2及92 kdMMP-9酶原活性显著增高,三个干预组MMP-2、9及TIMP-1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72 kdMMP-2及92 kdMMP-9酶原活性显著减低,三个干预组TGF-βⅠ、Ⅱ受体亦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减弱.结论以Ⅰ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显著增生是COPD气道重塑的重要病理改变.COPD气道细胞外基质降解及合成代谢异常活跃与气道细胞外基质重塑密切相关;NAC可对MMP-9/TIMP-1的失衡起调节作用,其表达及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PKC信号传导途径.抑制TGF-β传导通路可能使胶原等细胞外基质降解及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模型 ,探讨气道细胞外基质 (ECM)重塑的病理特点及其在气流阻塞中的作用 ,以及不同干预因素的影响。方法 熏香烟加气管注入小量内毒素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 ,观察气道重塑的病理特点 ,测定肺功能及血气、气道各层横截面积 ,支气管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 (Hy)含量 ;粘膜下成纤维细胞 (Fb)、淋巴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计数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连素含量。观察蛋白激酶C抑制剂H7、氧自由基清除剂N 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单抗干预对大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 结果 所建模型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改变基本符合人类COPD特点 ,I型胶原为主的ECM气道壁过度沉积 ;小支气管上皮层、平滑肌层截面积 (各为 2 1114 μm2 、16 0 6 1μm2 )与对照组 (各为 130 5 6 μm2 及 6 6 92 μm2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NAC组、H7组及TCF β单抗组上皮层截面积分别为 12 70 1μm2 、11836 μm2 及112 4 4 μm2 ;平滑肌层截面积分别为 70 5 1μm2 、6 4 2 6 μm2 及 6 4 2 0 μm2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 <0 0 0 1)。模型组粘膜下Fb数为 13.6± 4 .2 ,对照组为 6 .8± 1.4 ,且功能活跃 ,淋巴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数亦显著增高。NAC组及TGF   相似文献   
147.
Objective To search novel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B-lymphoma, specific small molecular peptide ligands against binding site of tumor cells were screened and its effects o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cell apoptosis were tested. Methods Specific peptide hgands were screened by binding with site of human B lymphoma cell (OC1LY8) using peptide-bead libraries. The identified peptid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responsible cells by rebinding test. The role of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peptide ligand was tested by Western blot;and its apoptosispromoting role was observed by confocal fluorescent microscope. Results Specific peptide ligand was able to bind specifically to site on cell surface and enter into cytoplasm. Tetrameric peptide ligand was able to strongly trigger signal transduction resulting i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cellular apoptosis in OC1LY8 cell line. Conclusion Screened peptide ligand can effectively bind with OC1LY8 cell, stimulate cellular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induce cellular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48.
人工胶原膜对大鼠皮肤创伤促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人工胶原膜(代号rackderm)对皮肤创伤创面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将其作为人工皮肤支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扫描电镜观察rackderm的表面结构,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孔径大小;制备动物背部创伤模型,分别应用人工胶原膜和油纱布包扎创面,分阶段取材后,宏观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应用病理学手段,结合图像分析观察rackderm的生物学作用。结果:扫描电镜显示rackderm为多孔结构,孔径介于20-40μm,允许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长入;宏观观察rackderm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早于油纱布组,组织学观察显示该组肉芽组织含量明显多于油纱布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促进伤口愈合的生长因子在该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rackderm初步满足作为人工皮肤支架的物理条件,作为人工敷料,对创伤后造成的皮肤缺损,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9.
本实验通过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转染诱导型NO合酶(inducednitricoxidesynthase,iNOS)基因的研究旨在观察基因表达后合成的NO对60Coγ射线刺激细胞增殖和前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及照射:NIH3T3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为含10%小牛血清的1640。60Coγ射线照射剂量分为0、0.258、0.774、1.290mC/kg,细胞密度为5×104/ml,细胞经照射后分别加入96孔板内,小牛血清改为5%,继续培养30小时,用MTT酶标法[1…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