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调查输氧湿化瓶的污染途径,了解其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所检出致病菌的抗生素敏感度。方法对正在使用的输氧设施345套次的不同部位及痰和病房空气等处分别取样做细菌培养;针对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湿化液严重污染占37.1%;湿化瓶和湿化液连续使用时间越长细菌检出率越高,且严重污染者亦随之升高,使用时间〉3d与〈1d对比差异显著(P〈0.05);湿化瓶盖、鼻导管、咽拭子、痰及病房空气培养检出的细菌种类与湿化液检出的细菌种类相似。结论湿化液的常见污染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本研究提示湿化液的污染途径为经鼻导管的逆行污染。  相似文献   
32.
尹秀云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202-202
患者,男,52岁,由于咳嗽、咳痰、发热,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0g每日2次静滴,用药5日后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于当晚饮白酒约50g,20分钟后,出现面部发红、出汗、心慌、气短,遂来院。心电图显示:心率90次/分,无明显异常。体温36.2℃,心率9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mmHg,瞳孔等大同圆。诊断为由于饮酒引起的头孢过敏,遂给予如下处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报道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的诊治经过.方法 2004年10月24日山东济宁发生1例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照后3天经造血干细胞移植获造血重建,但造血恢复后发生严重的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结果 该患者采用超强的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静脉累积用两性霉素B 2 965mg、伊曲康唑静脉4 000mg、科赛斯3 020mg,感染暂时控制,但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及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此三联抗真菌治疗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该病人的救治过程提示对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解决了造血问题之后,促进免疫重建及组织损伤修复,控制全身的放射损伤及感染是争取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1994-2004年解放军307医院作者国内发表论文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科技队伍状况、整体科研实力、科技产出力水平和科研管理能力,为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对307医院作者1994-2004年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统计分析,对发表10篇以上的作者论文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进行被引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11年来全院共发表1536篇论文,其中71·68%发表在核心期刊上,9·51%属于基金项目论文;共有376名第1作者,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37名,共发文601篇,个人发文最多的32篇;有960篇论文附有参考文献,平均每篇引用8·3条,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论文中,有280篇论文被引用过,平均每篇被引5·31次;他引10次以上的作者共24人,其中最高者达364次,单篇论文被引最高达225次。结论307医院作者的论文质量较高,科技产出力较好,但是发展并不均衡。  相似文献   
35.
医学教育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和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问题和伦理学是构成医生职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要求的日益提高,医学教育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和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关注。2005年6月6日~8日,世界卫生组织东南亚地区办事处和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在泰国首都曼谷联合召开了“医学教育中社会心理问题和伦理学专题研讨会”。会议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医学教育中社会心理学和伦理学教学质量及其适宜性。会议的具体目标:是:①设计一个框架以便在本科医学课程中加强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②制定强化医学教育系统中伦理学教学的策略以符合正在变化的社会需求。毫无疑问,加强社会心理学和伦理学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为此,本刊发表了这次会议的纪要,希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实施,同时对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有所启迪和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6.
建立应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核酸探针和光敏地高辛核酸探针杂交。检测真菌的方法,并比较二者检测临床常见医学真菌的敏感性。设计并合成医学真菌通用引物,用PCR扩增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核糖体RNA基因,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或光敏地高辛标记其纯化的扩增产物制备成相应的核酸探针,然后用上述两种探针对标本中的PCR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医学真菌。通过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大鼠,建立念珠菌病的实验动物模型,验证血培养法、PCR法和PCR扩增结合Southern杂交,检测真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两种核酸探针可分别与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黄曲霉菌、烟曲霉菌等9种真菌杂交呈阳性结果:与临床常见的细菌、病毒和哺乳动物组织细胞DNA杂交结果为阴性。利用实验动物模型比较了血培养法、PCR法和PCR扩增结合长臂光敏生物素核酸探针Southern杂交法检测真菌血症的灵敏度,实验证明后者的敏感性最高。总之,应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核酸探针和光敏地高辛核酸探针与标本PCR扩增物杂交,检测上述真菌既特异和敏感,又不需放射性同位素。光敏地高辛核酸探针检测医学真菌的灵敏度略高于长臂光敏生物素核酸探针。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山东济宁辐射事故2例放射病患者血清中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酸(UA)浓度的变化情况,以评估2例放射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情况.方法 血清BUN采用尿素酶法,血清肌酐浓度和UA采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β2-微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辐射事故后,2例受照者(病例A受照剂量在20~25Gy,病例B受照剂量在9~15Gy)照后血清BUN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受照剂量愈大,血清BUN浓度升高愈早.与血清BUN的升高类似,2例受照者的血清Cre浓度也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受照剂量愈大,血清Cre浓度升高幅度愈大,升高时间愈早.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辐射事故后2例受照者的血清尿酸浓度都在正常范围,但在此范围内都有几个增高期;血清β2-MG浓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受照剂量愈大,浓度升高愈早.结论 射线直接作用于肾脏,可直接造成肾脏组织细胞的放射性损伤;射线作用于人体的其他组织器官,也可引起机体大量的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毒物和变性坏死细胞的分解产物大量增加,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38.
泡囊短波单胞菌所致肺部感染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泡囊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vesicularis)是一种较罕见的非发酵性病原性假单胞菌,其致病力较强,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菌血症。近期我们发现了一例泡囊短波单胞菌所致M2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肺部感染的病例,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尚无泡囊短波单胞菌导致肺部感染的报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PCR-RFLP方法检测医学重要真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并应用PCR-RFLP技术区分临床重要真菌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首先根据医学真菌的18SrRNA基因合成了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解脂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菌等9种真菌的通用引物;建立鉴定医学真菌的PCR-RFLP方法。通过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大鼠,建立了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实验动物模型。将建立的方法用于临床,并与血培养法和协同凝集试验法进行了比较。结果:PCR-RFLP法的灵敏度高于协同凝集试验和血培养法。经过一年多的临床应用,我们分别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鉴定技术、协同凝集试验法和血培养法检测了118例血液病、肿瘤和其他发热患者的血液标本。应用协同凝集试验(CoA)法检出真菌血症19例,阳性率为16.1%。应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共有40例检出真菌血症,阳性率为33.9%;其中白色念珠菌血症占真菌血症的65.0%,热带念珠菌感染占17.5%,假热带念珠菌感染占10%,光滑念珠菌感染占5.0%,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占2.5%,为临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寻找病因、进行抗真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该技术具有快速、敏感、不需放射性同位素等优点,而且准确性极高,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此技术应用于临床将为血液病、肿瘤和免疫抑制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复合PCR检测医学常见重要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复合PCR用于快速检测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医学真菌。方法 设计白念珠菌特异引物用于扩增白念珠菌DNA ;11种医学真菌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解脂念珠菌、克鲁斯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烟曲霉和黄曲霉 )的DNA用医学真菌通用引物扩增 ;建立由上述两组引物组成的复合PCR ,在一次试验中区分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真菌。结果 白念珠菌引物只特异扩增白念珠菌DNA ,扩增产物为 779bp ;通用引物扩增上述 11种医学真菌DNA ,扩增产物为 2 6 0bp左右。 12种常见致病细菌、乙肝病毒及人血液白细胞和组织细胞DNA均不被这两种引物扩增。复合PCR扩增白念珠菌DNA产生两条DNA片段 ,其长度分别为 779bp和 2 5 8bp ;非白念珠菌DNA只产生一条 2 6 0bp左右的片段。结论 复合PCR可在一次试验中检出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 ,因此 ,复合PCR对于医学真菌的检测是一种较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