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96株肺炎链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96株肺炎链球菌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RSP)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  相似文献   
82.
350例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50例眼外伤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眼外伤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住院的350例(355眼)眼外伤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355眼)眼外伤中男女比例为6:1,多发年龄为20~40岁;职业多见于农民工、工人及农民。致伤因素主要有撞击伤、异物伤、车祸、化学伤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钝挫伤、角膜穿通伤、眼球破裂伤等。治疗前视力>0.05者有217眼,占62.0%,治疗后视力>0.05者有298眼,占85.14%。结论:跟外伤对眼部损伤大,严重影响视功能,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超声妇科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GI-RADS)分类法在小儿卵巢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8例患儿的59个卵巢肿块的超声图像,并进行GI-RADS分类.采用Kappa系数分析不同年资医师分类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GI-RADS对...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震荡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多人舱对视网膜震荡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为81.3%,总有效率为93.8%。结论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震荡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性,65岁,因"胸闷、胸痛、气短6个月"于2007年1月27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咳嗽,伴胸闷、胸痛.胸部CT:右下肺炎?两侧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右心增大,未见心包积液.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功能降低,轻度主动脉返流,未见心包积液.查血癌胚抗原、神经源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均阴性,结核抗体阴性,血沉70mm/h,PPD试验弱阳性.  相似文献   
86.
产前超声评估先天性膈疝预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在先天性膈疝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5例出生后经手术或随诊证实为先天性膈疝的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测量胎儿健侧肺的肺头比(LHR)、与该孕周正常胎儿的LHR进行比较,计算O/E LHR,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65例中,45例出生后行手术治疗后存活,8例手术后死亡,12例未行手术即死亡,总死亡率30.77%(20/65)。肝上型膈疝死亡率66.67%(8/12);肝下型膈疝死亡率22.64%(12/53)。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共9例,死亡8例,其中6例合并胸腔内结构异常。LHR为0.40~2.72,平均1.59±0.69;不同LHR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0,P<0.001),LHR≤1.0的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高于LHR>1.0的膈疝胎儿。O/E LHR为23%~90%,平均(58.25±17.61)%,不同O/E LHR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1,P=0.002),O/E LHR≤45%的膈疝胎儿出生后死亡率高于O/E LHR>45%的膈疝胎儿。结论 产前超声可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膈疝,并评估健侧肺的发育情况及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7.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强大的促进血管新生和增加血管通透性作用,在肿瘤转移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渗出性胸液的形成[1].中药薏苡仁的活性成分薏苡仁酯、薏苡仁油及总提取物均有很强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2].本研究探讨薏苡仁中提取分离的抗癌活性化合物(康莱特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液中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为“提高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对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进行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4 99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收集及分析,对上述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打分,评判是否达标并统计,然后进行超声图像质量达标与不达标要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拟定对策。于2020年8月至9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标准化持续实施。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和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的差异。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统计发现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1 48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其中达标10 576人次,不达标906人次,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为92.1%,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84.9%(12 728/14 992)升至实施后的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01)。 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升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膈膨升(EOD)的产前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情况,以明确两者在胎儿EOD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初筛疑似EOD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胎儿产前超声及MRI的EOD诊断符合率,并结合出生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经产后胸片或手术证实EOD 13例(左侧6例,右侧7例),其中单纯性EOD 3例,EOD合并患侧肺不张3例,EOD合并多发异常7例;胸骨后疝3例;疝囊型膈疝5例。产前超声诊断EOD 21例,误诊8例,超声诊断EOD准确率为61.9%(13/21);MRI诊断EOD 14例,误诊1例,MRI诊断EOD准确率为92.9%(13/14)。②EOD合并多发异常7例中6例选择引产,1例选择继续妊娠,新生儿出生后死亡。单纯性EOD 3例及EOD合并患侧肺不张3例超声检测健侧肺头比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O/E LHR)在60%~91%,出生后均存活。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EOD有一定的准确性,是产前常规筛查EOD的首选,但胸骨后疝和疝囊型膈疝易误诊为EOD,应注意鉴别,结合MRI检查能提高其准确性。单纯性EOD及EOD合并患侧肺不张胎儿出生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新生儿豆纹血管病与新生儿窒息神经系统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180例有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进行超声检查其豆纹动脉血管,进行行为神经评分及临床诊断资料收集.其中10例新生儿窒息伴豆纹血管病变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同期10例新生儿窒息无豆纹血管病变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有8例未通过NBNA评分,而对照组仅3例未通过NBNA评分.实验组的新生儿其NBNA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新生儿豆纹血管病变与较差的NBNA评分相关,可能是预测窒息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