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徐王磊  封巍 《浙江医学》2020,42(14):1551-1554,1558
过去,人们认为脑转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发病率很低,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国内外出现越来越多的食管癌脑转移患者,因此对于其相应的研究包括食管癌脑转移的发病率、诊断方式、治疗手段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也越来越多。但各个国家,甚至不同机构的研究方式及成果却不尽相同。本文就食管癌脑转移诊断、治疗情况的历史和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封巍  王跃珍  ZHENG Xiao 《中国肿瘤》2011,20(9):670-674
靶向作用于血管和血管生成的药物已成为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分类介绍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和靶向药物联合放射治疗肿瘤研究近况结果及其可能原理,希望此领域得到广大放疗专业医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3.
封巍  郑晓  王跃珍  王准 《肿瘤学杂志》2011,17(2):111-114
[目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转染至食管癌TE-1细胞及卵巢癌SKOV3细胞内反义VEGF寡核苷酸上荧光物质含量及转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食管癌TE-1细胞及卵巢癌SKOV3细胞,取VEGF反义寡核苷酸,按0.1μmol/L组、0.3μmol/L组及0.5μmol/L组转染两种细胞,正义寡核苷酸0.3μmol/L同时转染作为对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VEGF寡核苷酸转染荧光图像,比较反义VEGF寡核苷酸的不同浓度在两种细胞摄入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转染两组细胞的凋亡差异。[结果]食管癌TE-1细胞及卵巢癌SKOV3细胞不同浓度寡核苷酸转染24h荧光强度分别为32.69±2.94、51.48±5.76、56.62±1.2和72.56±2.01、96.42±3.21、98.54±2.07,两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E-1细胞及SKOV3细胞0.3μmol/L组及0.5μmol/L组之间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TE-1细胞各浓度组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而SKOV3细胞中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能进行活细胞水平转染效率的定量检测,对选择合适转染浓度有帮助,提示不同癌细胞使用相同浓度抗血管生成药物可能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34.
296例鼻咽癌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鼻咽癌误诊的原因及其改善方法,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对1986年10月至1999年11月,296例在我科接受放疗前曾误诊误治的鼻咽癌患者的误诊原因、时间、误诊疾病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淋巴结炎60例,淋巴结核41例,上呼吸道感染59例,未就诊治疗者41例。误诊的原因中除鼻咽癌本身发病特点外,医生造成的延误为主要原因。应从医患及社会三个方面共同提高对鼻咽癌防治知识的重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选用必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5.
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世界范围内食管癌每年发病约40万例,其中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 SCEC)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治疗方法尚未达成一致,我们对国内21家医院1998-2005年公开发表文献中的676例SCEC和我院收治67例SCEC(共7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SCEC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应的预后。方法:共收集在不同级别的21家医院诊治的共743例SCE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年度从1961-2003年,最长39年,最短7年,平均16年:743例SCEC约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中的1.38%,平均发病年龄56.8岁(范围51~66岁),其中男性511例,女性232例,男女之比为2.2:1:743例SCEC发病部位:颈段2例,胸上段68例,胸中段420例,胸下段252例,全食管1例;病变长度平均值5.7cm病变范围1.5~22cm。在阐明病理分期的文献中,Ⅰ期17例,Ⅱ期199例,Ⅲ期204例,Ⅳ期37例。在阐明治疗方法的文献中,单纯手术88例,单纯化疗24例,单纯放射治疗23例,手术+化疗135例,手术+放疗26例,放射治疗+化疗54例,手术+化疗+放射治疗37例。结果:单纯手术、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8、6.2、6.6个月,而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放疗和手术+放疗+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3、16.1、14.7、16.2个月。743例SCEC患者总1、2、3、4、5年平均生存率分别为56.4%、27%、19.3%、11.1ck、9.7%。结论:对于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尤其是早期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的手术与化疗对患者的治疗更有意义,可以提高远期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6.
88例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复发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本院1995~2005年收治的88例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12例,Ⅱa期33例,Ⅱb期43例(不包括T3N0M0和T1N1M0、T2N1M0中淋巴结阳性4个以上者),术后均未接受胸壁放疗,复发后均采用以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中位发病年龄为47岁,中位复发年龄为49岁,中位复发时间为2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9.5个月.总的5、10年生存率为85.5%、44.9%.3、5年无瘤生存率为36.6%、21.2%.复发后的3、5年生存率为59.6%、41.8%.行根治术者胸壁复发时间显著长于行改良根治术者(P<0.002);术后行化疗者胸壁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术后未行化疗者(P<0.002);术后行内分泌治疗者胸壁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术后未行内分泌治疗者(P<0.032).单纯胸壁复发者生存率显著高于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P<0.02);2年以上复发者生存率显著高于2年以内复发者(P<0.003);ER(+)者生存率显著高于ER(-)者(P<0.026).结论 手术方式、术后有无全身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相关因素.术后胸壁复发时间、有无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ER表达情况等是影响早期乳腺癌胸壁复发后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7.
封巍  王准  郑晓  刘冠  徐裕金 《浙江医学》2007,29(5):488-489
食管小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其临床表现与食管鳞、腺癌相似,但生物学行为有别于鳞、腺癌,不但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而且治疗效果不佳。笔者收集近十几年来本院收治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治疗、预后有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PCNA、nm2 3 H1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MRI征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随诊资料完整和病理诊断明确的术前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术后行放射治疗的 5 2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组织切片中PCNA及nm2 3 H1表达 ,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星形细胞瘤PC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级别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肿瘤组织的PCNA表达与瘤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PCNA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 ,且PCNA表达与星形细胞瘤MRI征象中增强程度、最大横截面直径、信号不均匀性及瘤周水肿均明显相关 (P <0 .0 5 )。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中 ,nm2 3 H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与瘤周正常组织的表达有差异。PCNA表达与nm2 3 H1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级和PCNA表达水平。结论 PCNA表达水平可反映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可间接推断瘤体的生物学特征和影像学表现 ,PCNA表达与病理分级结合 ,可作为有价值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9.
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食管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临床物理因素,为优化NSCLC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提供参考标准。方法87例未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三维适形计划及临床资料,评价食管损伤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87例中发生急性食管炎38例,其中1级24例,2级8例,3级5例,4级1例。晚期食管反应9例,其中1级2例,2级3例,3级4例。食管所受最小剂量平均值为405cGy,最大剂量均值为6792cGy,平均剂量平均值为3557cGy。与急性食管炎相关的因素有食管V50、食管V60、化疗及肺癌临床分型;与晚期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有食管所受最大剂量、食管NTCP值。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化疗、食管V50、食管V60(OR值分别为3.532、1.089、0.940)。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晚期食管反应对生存率影响不明显。结论NSCLC三维适形放疗中是否接受化疗以及食管V50、食管V60是引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建议中央型NSCLC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考虑以上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放疗DT30~36Gy/20~24F,2-2.5周(加速超分割放疗),脑单个病灶患者追加每周DT9~15Gy/6~10F,所有患者从放疗开始均口服沙利度胺200mg/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全脑放疗15Gy/10F后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一般状况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结果]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对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总有效率(CR+PR)为70.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100%(3例CR,11例PR,6例SD);口服沙利度胺时间〉6个月者中位生存期与〈6个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1个月vs.6.9个月,Х^2=4.615,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轻中度便秘和疲乏,但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全脑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有明显的疗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明确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放化疗对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