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许威  夏时海  陈旭义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16-1119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上市后再评价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BM等中英文文献数据库(1979-2011.11),查找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试验和评价研究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了急性胰腺炎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所有研究Jadad评分均为1分,总体质量低下,均未报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RR值分别为1.03(95%CI:0.99,1.08),0.60(95%CI:0.42,0.85),0.60(95% CI:0.49,0.74),0.30(95%CI:0.13,0.72),平均住院日WMD为-4.72(95%CI:-6.06,-3.37).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良好,可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减少平均住院日.结合丹参注射液价廉易得,在规范合理用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的前提下可推荐使用.建议进行严谨的大型多中心RCT,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22.
23.
炎症介质与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cutepancreatitis-associatedlunginjury,APALI)是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炎症介质的互相激活和级联反应是APALI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现对APALI发病中炎症介质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线粒体凋亡通路及线粒体DNA修复酶OGG1与SAP腺泡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行开腹术,n=10),SAP模型组(SAP组,胆管逆行性注射牛黄胆酸钠制备SAP模型,n=10),白藜芦醇治疗组(Res组,SAP模型制作成功后,注射白藜芦醇溶液,n=10).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caspase-3,-9活性,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线粒体DNA 8-氧鸟嘌呤(8-oxodG)含量,罗丹明123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色素C释放及线粒体OGG1蛋白表达,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Res组与SAP组比较,血清胰淀粉酶、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OGG1蛋白表达量及胰腺病理损害评分显著降低(4761.98±501.45 vs7428.91±526.49,18.42±2.04 vs 22.01±2.93,73.97±6.49 vs 159.46±12.85.5.74±0.95 vs12.95±1.54,均P<0.05).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线粒体DNA8-oxodG含量及caspase-3,-9的活性显著升高(19.63±2.07 vs 12.45±1.93,174.31±15.93 vs100±0.00,0.0590±0.074 vs 0.0336±0.0061,2.37±0.35 vs 1.95±0.19.2.07±0.25 vs 1.62±0.15,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下调胰腺腺泡细胞线粒体DNA修复酶OGG1,增加SAP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以减轻胰腺组织病理损害,对SAP具有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5.
胰腺星状细胞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P是由于AP反复发作所造成的一种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以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伴不同程度的内、外分泌功能减退或丧失为特征。病理学表现为胰腺小叶周围和腺泡间纤维组织增生或广泛纤维化,腺泡和胰腺组织萎缩、消失,伴有导管不同程度扩张,间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胰腺星状细胞(PSC)是胰腺纤维化的效应细胞。各种损伤因子激活PSC,使其分泌细胞外基质,促进纤维化的形成。一、PSC的生物学特性PSC通常位于小叶间与腺泡周围,静止状态的PSC胞体呈圆形,有长的胞质突起,胞质内可见大量维生素A脂滴,在紫外灯下发射蓝绿色荧光。体外培…  相似文献   
2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量研究证实Hp与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Hp菌株的2个重要基因:空泡毒素基因(vacuo-lating toxin gene A,vac 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  相似文献   
27.
赵晓晏  夏时海  郭萍  周渝 《微循环学杂志》2001,11(3):31-34,F004
目的 :观察丹参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血液流变学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三组 :正常对照组 (NC)、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和复方丹参干预组 (TS)。用 5 %牛磺胆酸钠和牛胰蛋白酶混合液胰管注入 ,制备犬SAP模型。TS组于模型制备后 15min和 12h分别静脉滴注复方丹参(2ml/kg)。术后动态观察各组以下指标 :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A2 (TXA2 )、前列腺素I2 (PGI2 )、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 :SAP组TXA2 、PGI2 、ET、NO、PAF较NC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显著的改变 (P <0 .0 1) ;复方丹参对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的影响 (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性、炎性介质PAF、二对血管活性物质TXA2 /PGI2 和ET/NO均是介导SAP胰腺血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 ,复方丹参是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研究锌指蛋白580(ZNF580) 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价值,预测ZNF580 mRN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数据库下载肝细胞癌数据集,获得ZNF580 mRNA基因表达谱和临床信息。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ZNF580 mRNA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用基因富集化分析预测ZNF580 mRNA在肝细胞癌中调控的可能通路。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在TCGA数据库中,ZNF580 mRNA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 440±0. 705 vs 7. 736±0. 387,P 0. 05),其表达水平在不同肿瘤分级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068,P 0. 05)。ZNF580 mRNA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明显低于ZNF580 mRNA低表达患者(χ2=5. 456,P 0. 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ZNF580 mRNA的表达水平[HR(95%CI):1. 600(1. 079~2. 372)]和TNM分期[HR(95%CI):2. 006(1. 394~2. 888)]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 05)。ZNF580 mRNA高表达的样本存在核糖体、亨廷顿病两个通路基因集的富集(P值均0. 05,错误发现率分别为0. 198、0. 243)。结论 ZNF580 mRNA可能作为促癌基因在肝细胞癌中发挥作用,有望成为判断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和潜在的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可高达40%。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NF-κB p65激活与严重感染的发生及病理生理过程均密切相关。银杏苦内酯B(BN52021)为银杏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强拮抗剂,PAF在诸多炎症反应,如SAP的病理损伤过程中起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