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兔面神经撞击伤后生长相关蛋白 (GAP - 4 3 )、神经丝蛋白 (NFP2 0 0 )的变化及丙酸睾丸酮 (TP)的促修复作用。方法 将 84只兔分为等渗盐水对照组和TP治疗组 ,用生物撞击机致面神经干中度损伤。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等方法观察GAP - 4 3、NFP2 0 0 的变化。结果 伤后两组面神经核内GAP - 4 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含量迅速增加 ,并于伤后 2周达高峰 ,TP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伤后 7天 ,NFP2 0 0 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含量降至最低 ,对照组更为明显。伤后早期神经纤维变性、髓鞘崩解 ,伤后 2周治疗组可见少量新生神经纤维。结论 GAP- 4 3和NFP2 0 0 的表达与神经的再生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TP具有显著的促面神经损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2.
背景:c-Ski既可促进组织修复,又能降低瘢痕形成,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基因治疗药物。 目的:构建人sk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果进行验证。 方法:RT-PCR法从人包皮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人ski基因,连同真核表达启动子CMV克隆到pUC118载体上,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到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结果与结论: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Ski蛋白在转染细胞中成功表达,且可显著提高转染细胞的增殖效应,说明以pUC118为骨架的重组ski表达质粒具有促进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辐射可导致伤口愈合延迟 ,对其规律和机理的深入研究 ,是提高促愈措施的突破口之一 ,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宏观观察和测量伤口撕裂张力 ,其导致创伤愈合延迟的分子机理是什么 ,尤其是细胞周期和凋亡在伤口愈合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以大鼠局部皮肤软X射线辐射后合并创伤 (放创复合伤 )为模型 ,动态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在伤口愈合中的变化规律 ,为临床干预性治疗放射性创伤难愈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和模型 :Wistar大鼠 ,雌雄不限 ,体重(2 0 0± 2 0 )g,以创伤后 3、6、9、1…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10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6只,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治疗组大鼠伤后立即腹腔注射血必净4 mg/kg,每12小时重复1次。伤后24、72 h处死大鼠,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测定MDA含量、SOD、GSH-Px活性及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SOD、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必净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创伤后脑水肿、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急性肺损伤(ALI)后机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配体结合活性显著下降与其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Hsps)改变的关系.方法 以小鼠油酸急性肺损伤为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和受体的放射配体结合试验动态观察伤后GR、Hsp90、Hsp70和GR的结合容量和亲和力变化.结果 伤后小鼠肺组织水肿、肺体指数和肺含水量显著升高;GR在伤后1 h升高,然后显著下降,在12 h达最低点;Hsp90和Hsp70在伤后的表达逐渐升高,在12 h达最高点.配体结合试验显示在伤后GR Bmax逐渐下降,Kd值升高,与Hsp90/GR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急性肺损伤后的GR配体结合活性的改变可能与Hsp90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测定Wistar大鼠c-ski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于检测大鼠c-ski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方法 提取培养的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总RNA,通过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测序.根据获得的c-ski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建立SYBR green定量PCR检测方法,并检测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c-ski mRNA表达水平.结果 获得的Wistar大鼠c-ski基因cDNA序列长561bp,为未曾报道的新序列,其与人、小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Gen-Bank收录(收入号DQ409171).建立的SYBR green定量PCR检测标准品在103~109拷贝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1 49.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样晶中c-ski mRNA水平为(1.024±0.18)×106拷贝/μl.结论 新获得了Wistar大鼠c-sk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可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  相似文献   
37.
腺苷A2A受体是目前已知的四种腺苷受体(A1、A2A、A2B和A3)之一,其在免疫细胞上呈高水平表达,活化后可通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调控而密切参与炎性反应、免疫耐受等免疫调节。但在不同的病理条件下,A2A受体活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向不同、产生的效应不同。因此,对该受体产生不同免疫调节作用原因及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而避免损伤效应,将为在临床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合理利用A2A受体调节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RGS4对常氧和低氧培养条件下HUEVC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地塞米松在其中的作用,以探讨RGS4在HUEVC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地塞米松处理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O2/N2/CO2三气培养箱模拟常氧和低氧条件培养HUEVC细胞,RGS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UEVC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常氧条件下RGS4转染细胞和地塞米松处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低氧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增加(P〈0.01),RGS4转染后可使HUEVC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地塞米松和RGS4同时处理后HUEVC细胞的凋亡与单纯RGS4转染无显著差别。结论RGS4不影响常氧条件下的HUEVC细胞凋亡,但可明显抑制低氧条件下的HUEVC细胞凋亡,地塞米松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RGS4有关或者通过相同的细胞信号通路抑制低氧条件下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DNA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结合毛细管电泳用于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父系DNA点突变的可行性。方法:将Cy5荧光标记的LDR引物稀释成0.1~500fmol,用毛细管电泳技术(CEQ800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稀释引物;然后以β地中海贫血IVS-Ⅱ-654(C→T)突变为例,将含该突变不同浓度的扩增产物为LDR模板,用LDR技术特异地识别突变,其中LDR一侧引物用Cy5荧光标记,最后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连接产物。结果:遗传分析仪检测Cy5荧光标记的LDR引物灵敏度至少达到0.1fmol;该分析仪能检测含0.1fmol IVS-Ⅱ-654(C→T)突变的扩增产物为模板的LDR产物,产物峰面积随模板浓度增加而增加,而且未检测到以1000fmol无IVS-Ⅱ-654(C→T)突变的扩增产物为模板的LDR产物。结论:PCR/LDR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检测低丰度基因点突变有很高的灵敏度,有望用于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DNA点突变,从而可能大大拓展母体血浆中胎儿DNA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hPPAR δ)全长cDNA序列进行克隆并测序,为构建含hPPAR δ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受体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 δ全长cDNA序列,胶回收目的条带后与pMD19-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感受态菌,用BamH Ⅰ、Sal Ⅰ双酶切及基因测序筛选、鉴定阳性克隆pMD19-hPPARδ-T载体中hPPARa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pMD19-hPPARδ-T载体中插入的hPPARδ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提交的序列(AY919140)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hPPARδ基因,构建了pMD19-hPPARδ-T中间载体,为含hPPARδ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受体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