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上的形态学特点,并评估具有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价值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CTO病变患者的术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影像资料。评估并记录CCTA上所显示的各形态学指标,包括病变位置、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近端呈钝形、闭塞段血管出现钙化;与CAG结果相比较,分析两者间显示的差异。结果 80例患者(82个CTO病变)CCTA结果显示82支血管闭塞,CCTA诊断CTO病变的敏感度为95.12%,特异度为97.14%;冠状动脉CTO病变45例(54.88%)位于右冠状动脉,CCTA测量闭塞段长度显著小于CAG测量所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29±14.15)mm vs.(38.90±23.48)mm,P0.001]。CCTA显示闭塞段血管近端呈钝形19例(23.17%),与CAG对照一致。CCTA显示58个(70.73%)CTO病变闭塞段血管内可见点状、结节状、条片状钙化灶,而CAG显示闭塞段血管存在钙化55个(67.07%),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CTO病变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且可以显示闭塞段长度,近端形态及闭塞段钙化等有利于指导PCI治疗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42.
胶质瘤磁敏感成像表现及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和SWI检查,11例患者行MRS检查。由两位高年资神经放射诊断医师对SWI肿瘤内的低信号进行评分,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4例高级别胶质瘤中12例瘤内出现不同程度多发斑片状、索状低信号,病理学证实为瘤内出血及瘤内血管;11例低级别胶质瘤中3例瘤内未出现明显低信号,6例瘤内出现少许斑点、线状低信号,病理证实为瘤内血管,2例瘤内可见少量斑片状低信号,病理证实为瘤内出血。高级别组胶质瘤内低信号评分值高于低级别组(P〈0.05)。结论:不同级别胶质瘤在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有明显差异,SWI有助于术前对胶质瘤分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对复杂多生、埋伏牙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怀疑复杂多生、埋伏牙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在GEAW4.4工作站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成像,由2位资深影像医生根据原始图像及各种三维重建成像结果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临床专科检查及术中实际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复杂多生、埋伏牙,64排螺旋cT均能准确反映埋伏牙的数目、形态、大小、方向,在颌骨中的位置,埋伏牙与邻牙及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牙科成像技术对复杂多生、埋伏牙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 (MRU)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泌尿系疾病 60例 ,其中输尿管畸形 14例 ,尿路结石 18例 ,尿路肿瘤 10例 ,炎症及结核 8例 ,外压性及手术后输尿管狭窄 4例 ,神经性膀胱及膀胱憩室 6例 .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及应用重T2 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行MRU检查 ,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投影 (MIP)后处理重建。结果 :48例MRU显示尿道梗阻 ,MRU均能明确显示梗阻部位及程度 ,对静脉尿路造影 (IVU)不能显影者有优越性 ,定位诊断正确率 10 0 %,结合常规MRI定性诊断率达到 80 %。结论 :MRU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检查技术 ,对多种泌尿系疾病尤其是尿道梗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IRIS)技术在新生儿急诊头颅CT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40例临床怀疑颅内出血并接受急诊头部CT常规剂量平扫的的足月新生儿,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及IRIS法(IRIS组)进行重建;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SNR及灰白质CNR,并以4分分级法对两组图像的主观噪声、颅底伪影、灰白质对比及病变显示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IRIS组的图像噪声(1.13±0.15)明显低于FBP组(1.70±0.17,P<0.05),IRIS组的SNR(18.26±3.18)及CNR(6.97±2.42)均高于FBP组(12.58±1.86,4.41±1.52,P均<0.05)。IRIS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积分明显高于FBP组(P<0.05)。结论应用IRIS技术可明显改善急诊新生儿头颅CT检查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的MRI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肿块型乳腺癌,分析病灶的MR形态学、动态增强血流动力学特点、ADC值等,并与肿块型乳腺癌及非肿块型乳腺良性病变比较。结果非肿块型乳腺癌呈多发区域性(31%)、区域性(38%)及段性强化(31%)为主;增强扫描病变内部呈不均匀强化及簇状强化为主(各占38%及44%)。非肿块型乳腺癌的TIC类型呈Ⅱ型平台型(50%)为主,与肿块型乳腺癌的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非肿块型乳腺与良性病变的TIC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肿块型乳腺癌的ADC值范围为(1.094±0.297)×10~(-3)mm~2/s,与肿块型乳腺癌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肿块型乳腺良性病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肿块型乳腺癌与非肿块型良性病变的形态学表现有一定差别。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MR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脑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GMB)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影像学特征以及肿瘤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13例脑原发性淋巴瘤和19例胶质母细胞瘤的常规MRI及SWI影像学表现,测量肿瘤内磁敏感信号强度(ITSS),对比分析两者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13例淋巴瘤ITSS评分为0~1级,ITSS评分0级8例,1级5例。19例胶质母细胞瘤ITSS评级均为3级,胶质母细胞瘤ITSS级别明显高于淋巴瘤,两者ITSS级别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01)。结论定量测量肿瘤内ITSS有助于脑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可以作为常规MR检查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48.
胼胝体部分性发育不全的MRI诊断及检查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胼胝体部分性发育不全的病理学改变及MRI表现,并与胼胝体完全缺如的MRI表现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分析胼胝体部分性发育不全20例的MRI表现,并与同时行MRI检查的8例胼胝体完全缺如的MRI表现进行对照。结果胼胝体部分性发育不全20例中,前部缺如7例,其中1例形成畸形白质团块,后部缺如12例,胼胝体嘴及压部同时缺如1例。合并胼胝体后部周围脂肪瘤4例。合并灰质异位,脑裂畸形各2例,右侧丘脑后部局限性脑软化1例。结论胼胝体部分性发育不全并非少见,MRI能完整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程度及形态,特别是对轻度畸形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M 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壶腹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胆总管下段狭窄患者的M R动态增强及DWI的数据。其中包括32例恶性病变和11例慢性炎症。1位影像医生对壶腹周围良恶性病变的M R动态增强信号强度及DWI信号进行分析,另外2位影像医生对壶腹周围病变的M R动态增强影像以及M R动态增强联合DWI影像进行评估。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壶腹周围良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影像中,壶腹周围癌比炎症更多地表现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为低信号(P<0.001)。2位读片者在结合DWI影像后对恶性壶腹周围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均有提高,分别从84.4%提高到96.9%和从87.7%提高到96.6%。结论 M R动态增强联合DWI可提高鉴别壶腹周围区良恶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的MRI表现特点,研究MRI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要点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24h内的急性脊柱外伤病人的MRI表现,其中38例曾作CT检查。结果 60例急性脊柱外伤患者经MRI诊断为椎骨骨折52例,脊椎损伤16例,脊髓水肿25例,脊髓出血6例,脊髓断裂8例,椎旁软组织及韧带损伤42例,间盘损伤21例。结论 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非常准确,对硬膜外出血、韧带撕裂、外伤性椎间盘脱出和椎体骨折也能很好显示,对临床及时治疗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高的价值,是脊髓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