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发生于1987年的巴西铯源事故是最大的一起造成人体损伤及环境污染的开放型放射源丢失事故,本文根据1987~1991年间发表的论文,介绍该次事故的概况、应急医学处理及控制放射性污染的经验。  相似文献   
82.
72例长期职业受照者医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作者1995年对某部的7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医学观察,以了解在职业照射条件下,随着放射工龄和累积剂量的增加,人体一般状况、外周血液学指标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等。一、观察对象和方法1.人员选择:观察的72例放射工作人员全部为男性...  相似文献   
83.
氡暴露的健康效应—BEIR Ⅵ(1998)简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8年美国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发表了一份题为《氡及其α辐射体暴露所致危险》的第4号报告[1].氡与矿工肺癌之间的关联已使人们注意居室氡与公众中肺癌的关联。  相似文献   
84.
乙丙探测仪性能稳定,已广泛用于核设施防护部门并装备了有关部队。  相似文献   
85.
FISH彩染可以检测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其结果与典型的断裂重接模型相比存在某些差异,它可以用邻近效应来解释,即原初形成的双链断裂在空间和/或时间上邻近时优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6.
载人航天飞行中的放射医学与防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ICRP(1990)和UNSCEAR(1993)均将航天飞行中人员受到的空间电离辐射的照射视为来自天然辐射源的职业照射。我国已将载人航天作为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列入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在此背景下应了解载人航天飞行中与放射医学与防护有关的问题。一、空间电...  相似文献   
87.
88.
急性放射病照射后不同时间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数与受照剂量的定量关系涂开成,曹珍山,叶常青,李楹棋,刘国廉,王桂林,杨素霞急性放射病外周血细胞计数的高低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与机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观察急性放射病血细胞的变化十分重要。本文作者拟着重分析人...  相似文献   
89.
应用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研制的MIAS-300图像分析仪,对大鼠吸入氧化钚气溶胶(肺初始沉积量为3.4±0.4kBq)后0.5~90d不同时间,肺沉积钚α粒子放射性自显影径迹集落的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的参数主要有:径迹集落的面积、周长、等效直径、数密度、体积密度和形状因子等。结果说明,上述参数除形状因子外,均随着吸入后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用指数或幂函数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具有较好的函数依赖关系;对体积密度与吸入后0~90d时间作定积分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时间范围内,每天平均有1.54±0.06%的肺组织受到钚α射线的直接照射。  相似文献   
90.
吸入239PuO2对肺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选用了806只Wistar大鼠(实验组584只,对照组222只)观察了吸入239PuO2(初始肺负荷O.38~12.6kBq,AMADl.1~1.4μm,ogl.9)后在呼吸道中的沉积与廓清规律,239PuO2所致肺癌的量效关系及其组织学特征; 肺巨噬细胚(PAM).肺天然杀伤细胞(NK)及肺泡I型细胞(AT-I)在α粒子作用下功能与形状学改变。结果表明;大鼠终生肺癌的危险度岁,2162/106火鼠·cGy,芏332例8种类型肺癌中以腺癌、鳞癌为主,同时观察到一例胸淋巴结的原发性血管肉瘤。PAM核受到1.0Gy照射后,细胞增殖功能受抑,非特异吞噬功能降低约需大于2.2Gy.在初始肺负荷量4.O~12.9kBq时,NK细胞对YAC-1肿瘤细胞的杀伤活力有下降趋势。通过微剂量学、体视学的研究,证实AT-I细胞可能是α粒子诱发肺癌的靶细胞之一,在初始肺负荷量为250~733Bq时,即可观察到细胞分化程度的下降。文中还对239PuO2诱发人肺癌的危险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