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29篇
预防医学   1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0篇
  3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1.
目的 探究整合素β1(integrin β1,ITGβ1)、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 - 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血清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关联性及临床表达意义。 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1例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1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ITGβ1、IFI16、TTR水平,采用Spearson秩相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各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血清ITGβ1、IFI16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T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与血清ITGβ1、IFI16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TTR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ITGβ1>2.38 ng/ml、IFI16>24.39 ng/ml、TTR≤315.08 mg/L联合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无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arve,AUC)为0.861,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的AUC(0.782、0.813、0.79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0%、81.82%。 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TGβ1、IFI16表达明显升高,血清TTR表达水平降低,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进展程度密切相关,且能辅助临床预测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论督脉在抗衰老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中医延缓衰老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虚损和瘀毒方面 ,而对督脉的作用较少论及。由于生命活动是极其复杂的过程 ,所以衰老为有关的生理病理因素因果交替引发恶性循环而成 ,是综合性而非单一因素所致。有鉴于此 ,作为指导抗衰老治疗的整体调节理论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文献的记载和中医理论 ,提出在衰老过程中督脉的作用 ,以期指导临床对衰老的治疗。1 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内容1 .1 督脉循行部位( 1 )起点 :《素问·骨空论》 :“督脉者 ,起于少腹 ,以下骨中央” ,说明督脉脉气产生于小腹部 ,这是“丹田”和“脐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纤维蛋白原 (Fbg)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茶色素 8周的 4 8例高脂血症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血液脂质成分及Fbg含量。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血清总胆固醇 (TCH)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Fbg含量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茶色素不仅能改善血脂的代谢紊乱 ,而且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 ,尤其适合于高TG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DVT发生率、下肢血流最大速率(Vmax)、血流最小速率(Vmean)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max、Vmean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DVT发生率,加快下肢血流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早期应用刺五加注射液与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神经功能缺损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 (16例 )和对照组 (14例 )的基础治疗相同 ,观察组加用刺五加注射液 ,并口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2组均治疗 2个疗程 (2周为 1个疗程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 ,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为 93.7% ,对照组为 6 4 .3%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0 5,P <0 .0 5) ;基本治愈加显著进步率观察组为 75.0 % ,对照组为 35.7%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6 6 ,P<0 .0 5)。结论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抗心肌缺氧的研究较多 ,具有抗心肌缺氧作用的中草药、民族药正在不断地被发现和应用 ,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我国近 10年来利用中医药、民族药防治心肌缺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心肌缺氧实验方法概述徐叔云等[1] 在《药理实验方法学》一书中论及了抗心肌缺氧实验方法 ,其中包括 :(1)减压耐缺氧实验 :(2 )常压耐缺氧试验 ;(3)小鼠耗氧量测定等方法。我国常把小鼠常压抗缺氧试验用作抗心肌缺氧药的一种初筛方法。药物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可能包括两种作用 :(1)降低耗氧量 ;(2 )提高对缺氧的耐受力。现常用的方法只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充填法保持磨耗牙的高度及义齿式牙合垫升高咬合 ,对老年人低位咬合伴重度磨耗牙进行牙合重建 ,探讨其疗效。方法 :对 4 0例老年牙列缺损并余留牙重度磨耗 ,低位咬合患者 ,计 16 3颗磨耗牙进行光固化充填治疗 ,5 3件义齿以牙合垫方式进行牙合重建治疗。结果 :经半年至 3年复查 ,磨耗牙充填成功率 86 .4 % ,牙合垫有效率 96 .2 %。结论 :充填法保持磨耗牙的高度结合义齿式牙合垫升高咬合 ,对老年人重度磨耗牙进行牙合重建的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衰老动物的氧自由基清除功能出发,探讨益气活血法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动物(24月龄自然衰老大鼠),用丙二醛法检测血、脑、肝、脾脏、肾上腺过氧化脂质(LPO),放射免疫药盒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血、脑、脾脏、肾上腺的LPO明显降低,血、脑、肝、肾上腺的SOD明显提高。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有效地清除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组织器官内的氧自由基,有较强的抗氧化及延缓组织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面瘫患者健侧部分面肌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用以矫正口角歪斜和不对称的鼻唇沟,以满足美容的需要。方法将2001年1月 ̄2005年12月来在门诊和住院的部分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除对照组外治疗组分别在健侧面肌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依据注射剂量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A组(各肌注射1.25U)、B组(各肌注射2.50U)、C组(各肌注射5.00U)、D组(降、提口角肌和颧大、小肌各注射2.50U,笑肌注射5.00U)和E组(降、提口角肌和颧大、小肌各注射5.00U,笑肌注射2.50U),3d后定期观测每例患者双侧口角到门齿中缝的距离差。结果除A组外,各治疗组的口角歪斜和鼻唇沟不对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注射剂量越大起效越快,持续时间越长,但表情动作受到的影响也略大。结论根据口角歪斜和鼻唇沟不对称的程度,在健侧面肌注射相应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既可以较好地纠正面瘫患者的口角歪斜和鼻唇沟的不对称,又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结核病知识需求和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方法:流动人口小组讨论、流动人口中慢性咳嗽患者和结核病病人的个人深入访谈,结核病控制相关人员的关键人物访谈。结果:流动人口结核病知识贫乏和防范意识差,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可及性较差,健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结论:流动人口是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开展要不断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