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291.
2016年云南省新报告的外籍HIV感染者中德宏州新报告的外籍HIV感染者占比高达66.0%,且大部分为缅甸籍[1]。缅甸籍HIV感染者是德宏州艾滋病防控的重点。缅甸籍人员知晓自身HIV检测结果不仅有利于及早治疗,而且能降低HIV传播的风险。但目前国内关于缅甸籍人员检测结果知晓的相关研究结果较少,本文通过分析缅甸籍人员HIV检测结果知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今后更多德宏州缅籍人员知晓HIV检测结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HIV传播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2.
目的:观察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治疗;对照予常规电针治疗,7天1个疗程,分别在第2、第4个疗程结束后,通过记录2组中医症候评分、总有效率、治愈率、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神经运动传导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中医症候积分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中医症候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和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2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73.3%,对照组痊愈率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use-Brackmann(H-B)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H-B评分均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神经运动传导比较:2个疗程后,2组患者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波幅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疗程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与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效,但电刺激面部肌肉运动点治疗4个疗程后,较常规电针法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面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293.
绍派伤寒是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的一个学术流派。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多变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基于绍派伤寒学术思想,通过六经气化学说阐述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运用五型法指导辨治,并结合绍地用药特色治疗干燥综合征,纲目分明,执简驭繁,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4.
穴位帖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通过神经递质研究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及放射免疫法进行。将入选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与贴敷组,每组30例,分别用按分支穴位贴敷法及毫针刺法进行治疗,15日为一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发作频次、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P物质(致痛物质)、β-内啡肽(镇痛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穴位贴敷法可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发作频次明显减少(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90%,与针刺组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贴敷法可使患者血浆P物质含量明显下降(P<0.05),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用穴位贴敷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且不诱发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