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125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为每年0.74/10万人口。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是包括输血在内的对症治疗,长期输血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为了减少输血量、延长输血间隔时间,提高输血疗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我们对30  相似文献   
432.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作为乳腺癌治疗方法之一,因具有可使肿瘤降期,增加不可手术患者的手术机会、提高保乳率、评估药效等优势,目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但是由于肿瘤的异质性,NAC并不能使所有患者获益,且存在一定的疾病进展率。因此,有必要寻找能够反映NAC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掌握患者对NAC的敏感程度,及早将化疗反应不敏感的患者识别出来,针对这部分患者及时调整或更换治疗方案。但现有的评估手段均有其局限性,外周血炎性标志物的提出可以推动具有更好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全文就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乳腺癌的综合诊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3.
摘 要:目的:了解江苏省盱眙县技师学院在校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结核病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 据。 方法:2022年 8—9月,对江苏省盱眙县技师学院 497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 结果: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5.31%,幼护专业学生的总知晓率最高,为67.99%。结核病传播途径及预防途径的 单一知晓率最高,为86.92%;“结核病何时停止治疗”的单一知晓率最低,为0.60%。89.54%的学生在校内接受过结核病知 识宣传,56.14%的学生在校外接受过知识宣教。28.37%的学生认为应当避免与确诊患者接触,停止一切社交活动;10.26% 的学生认为应避免与已治愈人群接触。结论:学生对于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较低,建议对学生加强结核病诊疗、国家优 惠政策以及正确对待结核病等方面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434.
目的系统梳理我国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找出问题、理顺彼此间的关系,提出有利于提高我国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的建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三大中文文献数据库2017-2021年收录的相关文献,摘录文献中对中医医疗服务问题的描述,基于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形成问题系统,整理出问题清单。结果我国中医医疗服务领域共存在20类问题;在问题系统中,属于资源、组织、过程、结果、需方、政治、经济的问题分别有4、3、2、2、2、5、2个。结论整个中医医疗服务领域的问题系统按照“结构-过程-结果”的逻辑关系相互影响,同时又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扩容、提质、增效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35.
目的 观察能谱CT容积定量参数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HCC患者的临床及术前腹部能谱CT资料,包括22例MVI(+)和28例MVI(-),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CC MVI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灶CT表现及增强动脉期、门脉期能谱CT常规和容积定量参数相关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独立预测因素及回归模型对MVI的预测效能。结果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能谱CT容积分析增强动脉期病灶碘浓度(IC)是HCC MVI的独立预测因素(OR=2.929、1.589,P=0.008、P<0.001),其预测HCC MVI的AUC分别为0.761和0.846,回归模型的AUC为0.898。结论 术前可根据能谱CT容积定量参数有效预测HCC MVI。  相似文献   
436.
疟疾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认证中国成功消除本土疟疾病例,但中国仍面临境外输入疟疾并在本土造成传播的风险。有必要充分认识全球疟疾流行情况、疟疾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疟疾,从而评估我国疟疾输入风险,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本文就全球疟疾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中国2017—2021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全球疟疾流行情况、疟疾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疟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7.
目的:探讨特异性激活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对结直肠癌(CRC)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RC细胞RKO和SW480,使用0.5或1.0 μmol/L 的GPER特异性激活剂(G-1)处理CRC细胞,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实验分别检测G-1对CRC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用qPCR和WB法分别检测G-1及G-1+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对RKO细胞E-钙黏素(E-Cad)、纤连蛋白(FN)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KO细胞中ROS的水平。结果:经G-1处理后RKO和SW480 细胞的迁移能力均明显减弱(均P<0.05),能显著上调细胞中E-cad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FN mRNA及蛋白表达(均P<0.05)。G-1处理能刺激RKO 细胞ROS 水平上升,在NAC的作用下,由G-1引起的E-cad、FN蛋白表达变化被部分逆转。结论:特异性激活GPER通过上调ROS水平抑制EMT进程,进而抑制CRC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438.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 often coexist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tuberculosis report, China ranks second among countries with a high burden of tuberculosis in the world, and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the co-epidemic of tuberculosis and diabetes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pathogenesi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tuberculosis complicat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complicat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 standards, it is recommended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creening of tuberculosis symptoms in the quarterly follow-up of diabetic patient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recommended to regularly follow up the change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and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of patients in a timely manner with a view to better outcome of tuberculosis treatment.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