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超声造影的血流灌注过程及其增强模式,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胆囊隆起性病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造影超声检查,观察胆囊壁及病变的增强时间和增强模式.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中良性病变35例,恶性病变1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病变内血流信号19例(40%,19/47);超声造影增强病例38例(81%,38/47),P<0.005.胆囊壁平均始增时间为(16.2±1.9)s,良性病变平均始增时间(16.3±2.8)s,恶性病变平均始增时间(16.2±3.2)s,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92).47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增强模式分为4类:Ⅰ类:无增强;Ⅱ类:动脉相均匀增强;Ⅲ类:动脉相蜂窝状不均匀增强;Ⅳ类:动脉相血管呈杂乱树枝状高增强.所有良性病变造影模式分别表现为Ⅰ类到Ⅲ类,11例(92%,11/12)恶性病变表现为Ⅳ类,1例表现为Ⅲ类.11例恶性病例动脉相胆囊壁局部连续性显示中断.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血流灌注过程.特征性的增强模式,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动脉相胆囊壁显示是否完整连续对鉴别良恶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72.
病例女,61岁,主因"绝经后阴道流血伴下腹痛10天"入院。孕3产3,自然产3次。患者已绝经10年,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最多时多于月经量,同时伴有下腹疼痛,程度较重。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黏膜无充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结核性淋巴结和86例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结核性淋巴结内部可呈现无回声及钙化;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多呈低回声,可有微钙化,少有无回声;两组之间内部有无回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多有血流信号,结核性淋巴结内部多无血流信号,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有助于鉴别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CEUS评价肝脏瘤样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选择35例瘤样病变患者(41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21例经手术证实,14例经增强CT/MRI或随访证实。结果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3例,动脉相100%(13/13)高增强,动脉相早期10例呈中心向周边轮辐样强化,3例为从中心向周边强化范围逐渐扩大,周边出现一过性未强化带;门脉相100%(13/13)呈均匀高增强,延迟相84.62%(11/13)等或高增强,15.38(2/13)中心部低增强。肝孤立性坏死结节(SNN)12例,三相均未见强化,病灶大小、数目不一,形态各异。肝炎性假瘤(IPL)4例,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低增强。肝局灶性脂肪变(FFC)6例,动脉相33.33%(2/6)高增强,16.67%(1/6)低增强,50.00%(3/6)等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呈等增强。结论肝FNH、SNN和FFC的CEUS具有特异性表现,而IPL需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穿孔病例,其中6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胆囊穿孔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1)常规超声显示胆囊壁局部缺损14例,胆囊壁局部显示模糊14例,2例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旁肝实质内包块16例(实性9例、囊实混合性3例、囊性4例),右上腹包块1例;胆囊结石16例;腹腔积液15例;肝内胆管扩张4例.(2)6例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5例动脉相胆囊壁呈高增强,局部可清晰显示中断部位和范围,1例未见胆囊显示;肝内包块5例呈“蜂窝样”增强,1例呈“快进快出”增强模式.结论 超声在诊断胆囊穿孔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超声造影可以帮助不典型病例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6.
[问题1]正常心畦解剖判定,哪些是正确的。A 房间隔位于矢状面上;B 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由纤维组织连结;C 肺动脉瓣位于主动脉根部后方;D 三尖瓣位于右前斜面;E 左冠状动脉旋支位于心脏室间沟前部环绕心脏走行。  相似文献   
77.
先天性髋脱位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脱位的超声研究钟文刘守君孙元龙刘卫东本文通过对幼儿脱位的髋关节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结构改变,报告如下。仪器为美国UM9HDI型彩超,5~10MHz线阵探头,对我院儿科29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男8例,女21例,年龄1~3岁,平均2.1岁。正常髋...  相似文献   
78.
超声显像技术是胎儿畸形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近年三维超声立体模式的建立 ,为胎儿畸形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尤其头颅颜面部的表面成像立体重建 ,更有助于胎儿畸形的诊断。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对不同孕期的 10例无脑儿进行三维超声重建 ,并将结果与二维超声进行对比。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10月在产科就诊的孕妇 ,对二维超声诊断为无脑儿的 10例胎儿进行三维超声重建。孕龄 10~ 3 4周 ,孕妇年龄范围 2 3~ 3 4岁 ,10例无脑儿均经引产证实。二、仪器和方法应用MedisonVoluson 5 3 0D三维超声显像仪 ,阴…  相似文献   
79.
三维超声不同重建模式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应用三维超声技术对34例消化道病变进行超声三维重建成像,探讨对不同病变的最佳三维成像模式,评价三维超声成像在消化道疾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膀胱前列腺病变的三维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膀胱、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Voluson730三维超声诊断仪,对30例膀胱病变及8例前列腺增生病变进行三维重建成像,重建模式选用表面成像模式。结果:重建后的三维图像逼真形象,采用Electronic scalpel(电子刀)技术可以充分显示病变的范围、空间位置及表面结构,与大体标本相似。结论:结合“电子刀”技术,三维重建图像更有利于对病变性质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