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辐射损伤与修复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的研究证实,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可提高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而且通过激活与细胞损伤和修复有关的靶分子、调整细胞微环境和调控细胞周期,可减小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2.
ADH对抗X射线照射后L02肝细胞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对抗辐射照射后正常细胞损伤。方法 L0 2正常肝细胞在 2 5Gy、5 0Gy、7 5GyX射线照射后立即加入NADH培养 2 4h ,检测细胞生存率、细胞内H2 O2 水平、bcl 2和Bax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NADH能够对抗X射线对L0 2细胞的生长抑制 ,减少辐射后细胞内H2 O2 水平 ,并且能够增加受照L0 2细胞bcl 2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和减少Bax阳性细胞表达率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ADH能够对抗X射线对L0 2肝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其作用与减少细胞内H2 O2 水平 ,增加bcl 2和减少Bax阳性细胞百分数有关 ,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NADH对PC12细胞化学药物损伤后的修复作用,采用细胞实验检测NADH对顺铂、阿霉素、鱼藤酮对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系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蛋白、G蛋白和转谷酰胺酶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NADH能够明显抑制化学药物顺铂、阿霉素、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上调细胞损伤后周期蛋白A和B1表达及下调周期蛋白D1表达;上调G蛋白和转谷酰胺酶Ⅱ表达。提示NADH抑制和修复化学药物对PC12细胞的损伤与细胞周期蛋白,G蛋白和转谷酰胺酶Ⅱ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肝细胞损伤中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肝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 108/L,接种于24孔板中,分为对照组、损伤组、西红花酸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西红花酸+3MA组,肝细胞培养24 h后,加 入脂多糖1 mg/L+D-氨基半乳糖胺60mg/L进行细胞损伤处理,西红花酸组和3MA组分别加入西红花酸和3MA进行干预,西红 花酸+3MA组则加入西红花酸与3MA进行干预,继续培养12 h。采用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的ALT、AST和LDH;细胞经免 疫荧光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细胞LC3荧光;细胞经染色切片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 中LC3、p62、SIRT1的表达。结果ALT、AST和LDH水平在肝细胞损伤后升高,3MA处理后达最高,而西红花酸处理后明显降 低。肝细胞损伤后LC3荧光增多,西红花酸处理后LC3荧光最多,3MA处理后LC3荧光明显减少。肝细胞损伤后自噬体形成 增加,西红花酸处理后自噬体增加明显,3MA处理后自噬体形成明显抑制。肝细胞损伤后LC3和SIRT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 调,西红花酸处理后LC3和SIRT1表达最高、p62表达最低,3MA处理后LC3和SIRT1表达最低、p62表达最高。结论肝细胞损 伤后细胞自噬增加,西红花酸可促进肝细胞损伤的自噬、减少肝细胞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