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发病早期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及时发现和治疗管理COVID-19患者并防止病情进展,进一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将2020年1月19日至3月9日全国COVID-19流行病学调查网络报告系统中湖北省以外省份报告的COVID-19确诊病例纳入作为研究对象。 对不同年龄组病例发病时的临床表现、临床严重程度、实验室和影像学表现、基础性疾病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 647例COVID-19确诊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四分位数间距(IQR):33~56岁],0~5岁组196例(1.5%)、6~17岁组508例(4.0%)、18~44岁组5 491例(43.4%)、45~59岁组4 004例(31.7%)以及≥60岁组2 448例(19.4%),其中102例死亡,病死率为0.8%,≤17岁年龄组无死亡病例。 ≥60岁组病例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均为各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8.7%和10.6%,病死率为3.6%;0~17岁组病例以轻型(62.2%)和普通型(37.1%)为主。 0~5岁组重症比例(1.0%)高于6~17岁组(0.6%),两个年龄组中均无危重症病例报告。 ≤17岁病例出现白细胞计数减少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比例均显著低于≥18岁病例(χ2=225.037,P<0.001和χ2=479.737,P<0.001);≤17岁病例CT出现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比例为44.7%,显著低于≥18岁人群(76.1%)。 0~5岁病例出现流涕和呕吐的比例最高,分别占13.3%和2.6%;白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比例在各年龄组中均为最高,分别为24.3%,51.0%和66.9%。 18~44岁组出现关节肌肉酸痛、头痛、腹泻和咽痛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2.4%、12.3%、5.1%和11.9%;45~59岁组出现干咳和胸闷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4.3%和8.1%;≥60岁组出现腹痛、结膜充血、胸痛和鼻塞的比例最高,分别有2.2%、1.5%、7.7%和10.2%。 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主要为≥60岁病例,占41.0%,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病例重症率(19.6%)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病例(11.1%)(χ2=451.301,P<0.001)。  结论  ≥60岁COVID-19病例重症率和病死率在各年龄组最高,有慢性基础疾病的病例临床重症率更高。不同年龄组病例早期临床特征差异明显,≤17岁病例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和CT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比例低于≥18岁病例。 0~5岁病例流涕、呕吐、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比例在各年龄组最高;18~44岁组病例关节肌肉酸痛、头痛、腹泻和咽痛比例最高;45~59岁组干咳和胸闷比例最高;≥60岁组腹痛、结膜充血、胸痛和鼻塞的比例最高。 这些早期临床特征为早发现和治疗管理COVID-19患者及防制病情进展,以便及时采取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探讨尿石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Low-dose)组、中剂量(Middle-dose)组和高剂量(High-dose)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尿石素A干预,剂量依次为0、5、10以及20mg·kg-1。再灌注24h后,评估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神经行为;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活性;最后,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和HO-1等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的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以及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