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71.
海洛因依赖对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NORs)酸性非组蛋白(Ag-NORs)表达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KL型免疫图象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Ag-NORs;通过定量PCR技术分析病人外周血GST-π表达.结果:7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平均值6.78%±0.50%(x%±s),其中33例进行了GST-π表达分析,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GST-π表达明显增高,且Ag-NORs与GST-π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明显降低,表明其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抑制.Ag-NORs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肿瘤患者,说明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的抑制可能在途径或机理上有别于肿瘤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抑制.GST-π表达增高,提示机体损伤修复机理加强.GST-π表达与Ag-NORs呈密切负相关,进一步证实海洛因依赖患者免疫功能损伤与修复对立调节的加强.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使用达沙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相关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1例49岁男性CML患者使用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3级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该患者口服达沙替尼100 mg,1/日,3个月达完全分子学反应(CMR),疗效满意,耐受性好,但在服药6月时出现胸闷症状,行胸部CT等检查提示双侧3级胸腔积液,考虑与达沙替尼治疗相关,予以停用并予以利尿、口服泼尼松及胸腔穿刺引流等治疗,5周后胸腔积液消失。停药73 d后患者再次服用达沙替尼3 d,胸腔积液复现,予以再次停用并利尿处理,1周后胸腔积液消失,为此终止应用达沙替尼。在此段时间内复查,患者一直处于CMR状态。在第1次停药半年后改用伊马替尼300 mg/d治疗,耐受性好,目前已持续CMR 20个月。结论:在CML治疗过程中,应参考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胸腔积液是使用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副反应,需密切监测并尽早干预,患者对达沙替尼不耐受时换用其它TKI有可能使患者耐受并获长期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 (Flud)和非Flud预处理方案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用NAST治疗 36例HLA相合的血液病患者。预处理方案分为两组 :非Flud组 :阿糖胞苷、环磷酰胺、CD3 单克隆抗体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和霉酚酸酯 ;Flud组 :在非Flud组基础上加用Flud。结果 Flud组 1 6例患者中 1 4例 (87.5 % )形成供者细胞完全植入 (FDC) ;非Flud组2 0例患者中 1 6例 (80 .0 % )形成FDC ,Flud组早期FDC率明显高于非Flud组 (P <0 .0 1 ) ,但两组最终FDC率和移植排斥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中 6例 (37.5 % )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非Flud组 4例 (2 0 .0 % )发生Ⅰ~Ⅳ度急性GVHD ,Flud组急性GVHD的发生率高于非Flud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 2例 (1 2 .5 % )、非Flud组 6例 (30 .0 % )发生慢性GVHD ,两组的慢性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Flud组 3例 (1 8.7% )、非Flud组 3例 (1 5 .0 % )发生慢性间质性肺炎 (IP) ,两组IP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两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最低值和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Flud组 1 6例患者中仅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2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患者在移植后 4个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微移植(MS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NK细胞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2018年接受MST治疗的93例AML患者的数据。诱导方案为蒽环类药物与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SC)输注,获得完全缓解(CR)后给予2-4个疗程的中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GPBSC强化治疗。分析移植前未达CR的42例患者经1个疗程、2个疗程MST诱导治疗后的效果。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供者NK细胞数量与KIR基因型包括KIR配体错配、2DS1、单倍型和HLA-Cw配体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42例患者接受MST诱导治疗1个疗程后CR率为57.1%,2个疗程后CR率为73.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高剂量NK细胞与患者较长的无病生存(DFS)时间显著相关(HR=0.27,P=0.005;HR=0.21,P=0.001),高剂量NK细胞与患者的较长的总生存(OS)时间显著相关(HR=0.15,P=0.000)。供者2DS1阳性显著提高患者的OS(HR=0.25,P=0.011)。对于60岁以下高危患者,供受者KIR配体错配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