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侯海峰  贾强  周汝  李成  袁娜  杨明峰  丁国永 《卫生研究》2012,(2):195-198,203
目的观察黄绿青霉素(CIT)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lβ)、IL-6和IL-8等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CIT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表达MCP-1、IL-lβ、IL-6和IL-8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选择第5~6代进行试验,待细胞融合80%后随机分组,加入TNF-α(10μg/L)、CIT(2μmol/L)建立TNF-α组、CIT组、TNF-α+CIT联合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处理时间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lβ、IL-6、IL-8及MCP-1的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表达;RT-PCR检测各组MCP-1 mRNA表达。结果在TNF-α组和TNF-α+CIT组,细胞上清液IL-lβ、IL-6、IL-8、MCP-1浓度,细胞MCP-1 mRNA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TNF-α+CIT组均高于TNF-α组(P<0.05)。结论 CIT可明显上调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MCP-1、IL-lβ、IL-6、IL-8表达和NF-κB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Wistar幼鼠关节软骨胶原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Wistar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N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隔日灌胃染毒,处理80 d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软骨内Ⅱ型胶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ELISA法检测鼠尿液中脱氧吡啶啉(DPD)含量;电镜观察胶原纤维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低、高剂量DON组Ⅱ型胶原表达量分别为(7.42±1.12)%(、4.79±0.96)%(、2.82±0.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高剂量DON组iNOS与MMP-13表达量分别为(6.90±1.61)%(、8.52±1.90)%(、11.78±2.51)%和(3.06±1.13)%(、6.45±1.56)%(、12.47±2.45)%,随DON浓度增高而增加(P<0.05);ELISA结果显示,DPD表达量随DON浓度增高呈上升趋势;电镜显示,胶原纤维空隙增大,稀疏,呈老化现象,网络结构破坏较明显。结论 DON可增加软骨细胞iNOS表达,提高NO合成,促进MMP-13合成并增加Ⅱ型胶原降解,进而导致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13.
洪水是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可能会导致广泛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该文综述了洪水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发现以溺水为主要方式的直接死亡,以粪-口和虫媒传播为主要途径的传染病,增加的伤害病例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和虐待倾向等心理问题是洪水期间易发生的人群健康危害.积极改善灾区卫生条件,加强灭鼠控蚊工作有利于防治灾后疫情,同时,加强对易感人群(老弱病残、低收入人群等)的保护,积极进行暴露人群的心理疏导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Q4R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与SQ4R教学法(内容浏览、提出疑问、授课精研、课堂反馈、总结扩展、复习完善)对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课程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在知识理解型、综合应用型和课程成绩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SQ4R教学法认可度较高。结论:SQ4R教学法能有效改善课堂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致Wistar幼鼠、成年鼠膝关节骨与软骨损伤的异同。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幼鼠(20日龄)和24只健康雄性Wistar成鼠(60日龄),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ON低剂量组、DON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共6组;幼鼠和成鼠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通过灌胃的方式隔日染毒,低剂量灌胃剂量为0.06 mg/kg,高剂量灌胃剂量为0.25 mg/kg;对照组使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作用80 d后,取双侧膝关节,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形态学观测。结果对照组关节软骨基质较均匀、致密,骺板软骨从骨骺到干骺端结构完好,软骨基质呈弱嗜酸性,细胞排列保持良好的层次;幼鼠低剂量组可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高剂量组可见软骨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健康细胞与受损细胞交互排列,呈现DLD现象。骨小梁数目减少,且骨小梁变细、连接中断,立体网状结构破坏,且随剂量的增加骨小梁的破坏也愈加严重,甚至骨小梁大片消失;成年鼠可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高剂量组有的细胞核溶解、消失。电镜可见基质内有较小的、大小均匀的、电子密度高的颗粒状物质,线粒体肿胀和固缩兼有,并见大小不等的空泡,脊破坏或消失。高剂量情况下,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固缩,染色质边聚,关节软骨胶原网络结构破坏。结论 DON可导致Wistar大鼠骨和软骨损伤,其损伤结局与骨的发育阶段有关:在干骺闭合前,DON除可致软骨损伤外,还可致骨发育障碍,甚至停滞;在干骺闭合以后其损伤仅表现在软骨上,提示DON可能是大骨节病和骨关节炎等骨关节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暴雨洪涝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20世纪以来,伴随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多种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及强度均与之增大/强,其中包括暴雨洪涝。在暴雨洪涝效应期,灾区居住条件恶劣、洁净水源及服务设施匮乏,为多种疾病的流行及播散提供了适宜条件。大量研究显示,暴雨洪涝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且这种危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持续存在。基于文献回顾,从暴雨洪涝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学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而为认识和应对暴雨洪涝灾害的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山东省鲁中和胶东城市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复诊情况,探讨影响常见慢性病患者复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山东省鲁中、胶东两地40岁以上的城市中老年居民9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常见慢性疾病患病情况、慢性病危险因素和影响复诊行为潜在影响因素,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复诊行为的影响因素,计算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 山东省鲁中和胶东两地城市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平均规律复诊率为33.8%,男性、已婚、家庭关系幸福和睦的慢性病患者规律复诊率较高。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每日吸烟量20支以上(OR=4.015,95%CI:1.565~10.302,P=0.004)、经常进行体育锻炼(OR=0.178,95%CI:0.063~0.501,P=0.001)及一般频率的体育锻炼(OR=0.337,95%CI:0.156~0.728,P=0.006)与慢性病患者复诊行为密切相关。结论 山东省鲁中和胶东城市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复诊情况堪忧,患者性别、婚姻、家庭关系与其复诊行为密切相关,吸烟者的规律复诊率较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  相似文献   
18.
高羽亭  丁国永 《中外医疗》2009,28(21):25-26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①取健康Wistar周龄大鼠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培养纯化扩增。②健康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建立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5mL,约106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5mL。1周后观察2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的存活率以及肝脏修复情况。结果 ①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直,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②实验组大鼠成活率达80%,肝细胞逐渐恢复正常,损伤的肝组织得到修复,而对照组大鼠腹腔积水.粘连,成活率达30%。2组成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尾静脉移植BMSCs后,可提高大鼠肝组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空间热点,探讨其报告病例的聚集性,为制定区域化COVID-19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山东省各地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COVID-19公告病例数进行管理,采用全局经验贝叶斯平滑、空间经验贝叶斯平滑、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扫描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山东省2020年1月21日—2020年2月20日共报告COVID-19病例548人,77.19%的病例集中在15~59岁,男性病例占56.02%;报告病例数呈现空间差异性,其中青岛、威海、济南等市的县区报告发病例数较多,超额危险(ER) > 1的县区有45个;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未发现COVID-19存在自相关(Moran's I=-0.027,P > 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1个热点区域(HH地区),7个冷点区域(LL地区),4个空间异常点(HL或LH地区);空间扫描分析得到9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可能聚集区,其中前3个聚集区分别出现在济南市中区(RR=8.65,P < 0.01)、潍坊奎文区(RR=9.02,P < 0.01)和泰安泰山区(RR=6.41,P < 0.01)。
  结论  山东省COVID-19总体分布呈离散性,有1/3县区存在发病超额风险,存在局部聚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各自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促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提供思路.方法 取健康3 w龄C57BL/6J小鼠和ICR小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BMSCs体外扩增培养.将8 w龄C57BL/6J小鼠和ICR小鼠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平行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每组12只小鼠.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BMSCs移植到细胞移植组小鼠中,平行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 w后,检测肾功能和肾形态学变化,观察不同品系的BMSCs对各自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促修复作用.结果 分离培养的BMSCs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BMSCs移植C57BL/6J小鼠后,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良好,与平行对照组相比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组织形态学好转.而BMSCs移植ICR小鼠后,细胞移植组小鼠整体状态差,肾功能指标与平行对照组相比没有差异或者明显高于平行对照组(P>0.05),肾病理性改变没有得到改观.结论 经尾静脉移植BMSCs后,可提高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宿主C57BL/6J小鼠的恢复;但不能改善ICR小鼠肾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甚至加剧了ICR小鼠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