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21篇
  免费   4941篇
  国内免费   3272篇
耳鼻咽喉   431篇
儿科学   711篇
妇产科学   740篇
基础医学   5225篇
口腔科学   795篇
临床医学   6116篇
内科学   6430篇
皮肤病学   539篇
神经病学   2414篇
特种医学   17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5343篇
综合类   9239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313篇
眼科学   1039篇
药学   5225篇
  54篇
中国医学   3132篇
肿瘤学   3949篇
  2024年   132篇
  2023年   853篇
  2022年   1500篇
  2021年   2803篇
  2020年   2145篇
  2019年   1717篇
  2018年   1842篇
  2017年   1754篇
  2016年   1630篇
  2015年   2514篇
  2014年   3005篇
  2013年   2970篇
  2012年   4094篇
  2011年   4261篇
  2010年   2820篇
  2009年   2208篇
  2008年   2650篇
  2007年   2467篇
  2006年   2361篇
  2005年   2180篇
  2004年   1481篇
  2003年   1397篇
  2002年   1211篇
  2001年   1001篇
  2000年   918篇
  1999年   831篇
  1998年   441篇
  1997年   468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230篇
  1990年   214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94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在大中城市已占儿童总数的9096以上。有关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早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了解县城区独生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我们于2005年7月对我县城区第二小学的独生子女进行了调查,并以该校同班级非独生子女作为对照,试图找出他们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殊问题,以引起家长、教师和保健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香丹注射液组分相互作用与药效模拟.方法 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基于正交设计,建立复方药效学预测模型,模拟偏倚由2种散点图结合评价;并经实验验证,确定香丹注射液抗缺氧有效部位.结果 不同部位组合相互作用性质不同,由此引起的交互效应也不同.所建立的复方预测模型可以对复方不同组合进行药效预测,其中108只小鼠(占90%)的PE%≤25%.结论 通过模型预测和实验验证,多个配伍组的药效优于原方,其中ADE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3.
酸枣仁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酸枣仁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酸枣仁醇提取物,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并计算LD50及LD50 95%可信限;②小鼠灌胃给药,测定一次给予酸枣仁醇提取物的安全剂量.结果 ①静脉注射酸枣仁醇提取物后,部分小鼠出现中毒反应并死亡,测得LD50为27.5 g·kg-1,LD50 95%可信限为25.1~30.1 g·kg-1,死亡动物尸检,其主要脏器未见病理改变.14 d后存活小鼠体重平均增加20.4%,略高于生理盐水组(18.2%).②小鼠灌胃给药(340 g·kg-1,相当于成人一次用量的326倍)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全部存活,无明显毒性反应,小鼠体重平均增长17.2%.结论 酸枣仁醇提取物毒性很低,临床给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4.
炙甘草汤对大鼠室性早搏拮抗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鸟头碱所致大鼠室性早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炙甘草汤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普萘洛尔组分别用相应药物及生理盐水灌胃5天后,匀速舌下静脉注射乌头碱,与生理参数分析仪相连接,观察心律失常的潜伏期及持续时间。结果:延长室性早搏的潜伏期炙甘草汤高、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普萘洛尔组与炙甘草汤高、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缩短室性旱搏持续时间炙甘草汤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炙甘草汤中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普萘洛尔组与炙甘草汤高、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生理盐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炙甘草汤对乌头碱所致大鼠室性早搏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5.
86.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合理性。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65~79岁,平均(70.6±2.3)岁;Evans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5例,Ⅳ型8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男14例,女19例;年龄68~90岁,平均(74.2±3.8)岁;EvansⅠ型3例,Ⅱ型15例,Ⅲ型11例,Ⅳ型1例,Ⅴ型3例。临床观察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部运动功能等。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34个月,平均19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DHS组为(13.0±2.7)周,外固定支架组为(12.3±3.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价:DHS组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2例;外固定支架组优12例,良8例,可8例,差5例。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外固定支架组较DHS组安全简便,术后疗效DHS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采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FCM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观察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survivin ASODN的体内抑癌作用。 结果:(1)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75.8%(25/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2)survivin ASODN体外转染可明显下调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ASODN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ASODN组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集落数目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P<0.01);(3)ASODN组瘤体生长速度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慢(P<0.01),ASODN组瘤体重量较空白对照组和SODN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Survivin在HCC组织中高表达;survivin ASODN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对HepG2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陈超  邵新中  刘德群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3):138-139,F0003
目的探讨I期修复同指中、末节掌、背侧及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自1997年6月~2006年10月,对59例(63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旋转30°~180°移转修复。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均成活,经3~6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按TAM法评定,优41指,良18指,可4指,优良率达94%。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皮瓣血运可靠,柔软耐磨。多指远端同时缺损的修复其优越性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9.
锁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超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13-1714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记忆合金、克氏针钢丝三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重建钢板组28例,记忆合金组16例,克氏针钢丝12例手术疗效比较。结果重建钢板组:优2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4%;记忆合金16例:优8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87.5%;克氏针钢丝组12例:优6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75%。结论重建钢板组是锁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中最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90.
The level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ozone at a coastal site in East China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we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on ozone were investigated. An inland city was chosen as a comparison site. The main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1) ozone pollution, with a maximum 1 h concentration of 150.98 ppbv, was severe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at the coastal site; (2) the ozone level was obviously higher at the coastal site than that at the inland site in September; (3) besides temperature and solar radiation, sea-land breeze circul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ozone level at the coastal site, and sea breeze often induce high ozone levels (the average ozone concentration for sea breeze was about 13 ppbv higher than that for land breez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