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hyaluronan-mediated motility receptor,HMMR)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HCC有关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HMMR表达在H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根据HMMR mRNA表达的中位值将患者分为两组(HMMR高表达组和HMMR低表达组),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HMMR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和Cox分析观察HMMR表达对HCC患者生存的影响,并进行PPI蛋白互作网络、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HMMR mRNA在HCC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HMMR的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G3 vs G1,OR=2.675)、癌组织阶段(Ⅲ vs Ⅰ,OR=2.509)、T分期(T4 vs T1,OR=3.568)相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MMR高表达的HCC预后比HMMR低表达的患者差(P=6.858E-05)。Cox分析显示HMMR高表达是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HR:1.166,95%CI:1.027~1.324,P=0.018)。PPI蛋白互作、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鉴定了与HMMR存在相互作用的10个基因,分别为:FAM83D、CD44、TPX2、PLK4、AURKA、PLK1、NEK2、CDK1、BUB1及DLGAP5,它们主要富集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相变的调控、细胞周期过程、ECM-受体相互作用、FoxO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等。qRT-PCR结果显示,HMMR mRNA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结论:HMMR mRNA的高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HC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黄山 《临床肺科杂志》2006,11(1):113-114
目的观察普米克气雾吸入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诊断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普米克气雾剂,吸入200ug,每日2次早晚吸入,对照组予以控释型茶碱舒弗美片5m g/kg,分2次早晚服。两组均4周为1疗程,治疗2-3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 0.01)。结论普米克吸入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颅脑重型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科收治的69例行亚低温治疗的颅脑重型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该科同期行常温治疗的6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根据GCS评分观察组生存率和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P(2.63±0.41)kPa,对照组(3.52±0.53)kPa,观察组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颅脑重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4.
以临床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CBL)是通过病例分析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技能的医学课程学习模式,可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其自我学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留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神经内科实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尝试性地将CBL教学方法应用于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可大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实习质量,是一种较好的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的可行性及量化特征。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接受3.0 T飞利浦磁共振检查机DTI及DTT,测定L4、L5、S1神经根各向异性系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数值的比较。结果:20名健康志愿者DTI及DTT均成功,DTT图可以清晰显示L4、L5、S1神经根。测量L4、L5、S1神经根FA及ADC的均值分别为0.395±0.146和(1.288±0.116) mm2/s,0.390±0.122和(1.297±0.087) mm2/s,0.387±0.117和(1.294±0.132) mm2/s。双侧神经根及同侧上下神经根弥散参数无差异(P >0.05)。结论:正常成人L4、L5、S1神经根DTI及DTT是可行的,能够显示神经根走行并进行量化分析,为研究神经根病变提供了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46.
1对象与方法 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12月共收治61例高血压脑出血伴脑室出血病人.其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60~74岁,平均66岁。入院后意识状态Ⅳ级43例.V级18例。GCS评分3~5分18例,6~8分29例.9分1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5~24h。CT及CTA检查示均为基底核区或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Ⅲ、Ⅳ脑室铸形;单侧36例,双侧25例;出血量40~50ml 11例.51~80ml 35例.〉80ml 15例。本组均行眶上至脑室三角区脑室外引流及血肿腔引流术。全麻后,于脑室出血侧眼眶上2.0cm、中线旁1.5~2.0cm钻孔.平行侧脑室体部置管至脑室三角区。再根据CT定位血肿中心.于血肿长轴线或血肿距头皮最近处置另一管.清除总血肿量的1/3~1/2.余者逐渐引流清除。术后行头部CT动态观察.酌情给予尿激酶治疗。  相似文献   
47.
采用开颅显微手术,在直视下经侧脑室将自体与胎儿肾上腺髓质植于与侧脑室相通的尾状核腔隙内治疗7例帕金森氏病。其中自体移植4例,胎儿肾上腺髓质移植3例。目前随访时间已达13~20个月,除抗帕金森氏病药物用量有所减少外,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有程度不等的主观与客观性改善,且二者移植方法无明显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48.
抗粘降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粘降脂胶囊具有益肾补气活血祛浊的功效,近2年来我们使用该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一股资料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53岁。2周内采血2次,如2次血清胆固醇(TC)均26.smmOVL,或甘油三酯(TG)RI.54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4rnmol/L、女性<1.17mmol/L者,均可选为受试对象[l]。2观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服抗粘降脂胶囊(主要药物为何首乌、黄民、大黄等,每粒胶囊含生…  相似文献   
49.
对腰椎各种疾患及腰背,臀部各肌束的损伤及防治已有专文论述,并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效。作者在临床观察到有些腰痛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腹侧肌束损伤症状,影响对腰腿痛的治疗效果。因未见有专文论述,现将38例合并有此症状的腰腿痛者的症状、治疗方法、疗程与疗效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检测人心肌钙蛋白T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ytoometric bead assay,CBA)检测人肌钙蛋白T(cTnT)方法。方法用鼠抗人的cTnT的单克隆抗体包被在已激活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上,然后再用包被好的微球与检测标本进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并加入羊抗人cTnT的多克隆抗体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驴抗羊的IgG,室温避光免疫反应一定时间后洗涤一次,上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的荧光强度,以此测定标本中cTnT含量。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在100μl反应体系中,微球含量大约为1.25×106,选择10μg的鼠抗人cTnT单克隆抗体为最佳加入量,加入标本和抗体后,选择避光反应时间为120 min,洗涤选择一次,选择8μg/ml羊抗人cTnT多克隆抗体和20μg/ml FITC标记驴抗羊IgG为最佳工作浓度;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6.0 pg/mL,线性范围是16-5 000 pg/mL,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为5.2-11.3%,回收率是94.7-111.5%,高浓度的胆红素、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无明显干扰,与Roche Elecsys的电化学发光法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自建CBA检测cTnT技术性能较好,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