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21.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方法]2061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分别做支原体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061例标本中,支原体阳性标本931例,总阳性率为45.2%;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834例(40.5%),原始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9.15%和99.04%;人型支原体(MH)阳性46例(2.2%),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100%和100%;UU+MH混合阳性51例(2.5%),原始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6.08%和96.08%。[结论]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且以解脲脲原体(UU)为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推荐使用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22.
董明昊  出良钊  陈益民  隋健美 《贵州医药》2012,36(12):1085-1086
颅骨缺损多数是由于外伤所致,部分是因手术或颅骨病变切除而残留[1].缺乏颅骨保护容易造成颅脑继发性损伤,并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神经症状,如严重的头痛、眩晕、易疲劳、易激惹、记忆力下降、抑郁、对震动及声响耐受力下降等.有些病人症状随体位变化而加重.Yamaura和Makino[2]将这一系列神经症状命名为颅骨缺损综合征.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常见,影响手术效果因素较多.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施行265例颅骨缺损修补术,4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现回顾性分析这些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PHOENIX-100)对葡萄球菌的鉴定能力。[方法]收集从我院病人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81株。常规细菌培养后.用PHOENIX-100和API Staph系统进行检测,以API Staph系统为参照,评价PHOENIX-100的优势和不足。[结果]PHOENIX-100和API Staph系统的总体鉴定符合率为86.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符合率为1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鉴定符合率为73.8%。[结论]PHOENIX-100鉴定系统能够基本满足临床工作的需求,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鉴定率较高.在进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鉴定时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是一种颅内微血管病变,以淀粉样物在软脑膜、皮层甚至皮层下的中、小动脉中膜和外膜内沉积,血管平滑肌层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为主要病理特征,大多不伴有全身系统性淀粉样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25.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类型,以意识障碍为临床特点,因其病情复杂,诊断及治疗棘手,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重残及植物生存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1月我们收治DAI患者41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经过及预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陈益民 《腹部外科》2001,14(2):73-73
回盲部肠系膜外囊性淋巴管瘤临床上少见。因囊肿不大时 ,无任何症状 ,平时难以察觉 ,往往因其它疾病求治时 ,偶然发现。而较多的是相关部位有病变时才诊断出来 ,临床上容易误诊。我科收治 1例 ,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时发现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性 ,2 4岁 ,已婚。因转移性右下腹痛 30h ,加重 3h ,伴恶心、纳差 ,睡眠差入院。无畏寒、发热、腹泻、黄疸 ,小便尚可。月经史 :月经后 1周 ,月经正常。入院时体检 :呈急性痛苦貌 ,扶入病房。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出血点 ,心、肺正常。腹软 ,下腹部稍膨隆 ,未触及明显…  相似文献   
27.
杨华  刘健  孙业忠  刘窗溪  韩国强  陈益民  高方友 《贵州医药》2002,26(10):875-877,F003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76例可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的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共检出66例动脉瘤(共72个动脉瘤),根据影像结果拟定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的治疗方案。结果:76例可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普通脑血管造影和DSA检查49例,显示脑动脉瘤的阳性率为81.6%;行3D-DSA检查27例,清楚显示动脉瘤的阳性率为96.3%,共检出66例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组36例,完全夹闭31例(86.1%),死亡2例(5.6%),并发症5例(1.39%)。血管内治疗组23例,完全栓塞者19例(82.6%),90%以上栓塞2例,载瘤动脉闭塞2例,并发症2例(0.87%),无死亡病例。66例动脉瘤中有7例未治疗。结论:3D-DSA能够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动脉瘤的检出率,清楚显示脑动脉瘤的立体形态、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对指导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和血管内治疗有潜在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8.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设备、方法、技术的不断引进,检验结果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需要协调与临床一线科室的关系和满足临床一线的需要。因此既要加强科室管理,又要与临床一线科室增强联系和沟通,以确保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
糖尿病患者尿内皮素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尿内皮素(UET)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和作用.方法用放免法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内皮素.结果患者组U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01).患者组UET与微量白蛋白(MA)、及α1微球蛋白(α1-MG)呈显著的正相关,且UET的升高幅度最大.结论提示UET测定是预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0.
免疫细胞化学是利用免疫反应定位细胞和组织中的抗原成份的一门新技术,已成为病理学研究及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一种刚刚发明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链霉卵白素生物素染色技术(LSAB染色),并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染色技术(ABC染色)作了比较。实验证明,LSAB技术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