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p53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2例资料完整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的p53表达,分析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未见p53蛋白阳性表达,62例星形细胞瘤中共有26例肿瘤p53蛋白表达呈阳性,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872,P<0.05),其中在Ⅰ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8.33%(1/12),Ⅱ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21.05%(4/19),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60%(9/15),Ⅳ级胶质母细胞瘤中阳性率为75%(12/16)。结论星形细胞瘤中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级别相关,分化程度越低,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检测p53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2.
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内血肿破入脑室系统的微侵袭手术方法.方法CT扫描定位脑内血肿和侧脑室前、后角,钻颅置入引流管抽吸排空血肿,冲洗引流.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22例血肿消失时间分别为2 d 5例,3 d11例,4 d 4例,5 d 2例.均临床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2年,ADL分级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8例,Ⅳ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丙泊酚干预对损伤视神经及视网膜神经节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67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余行视神经钳夹法造模,造模成功42只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丙泊酚组,各21只/组。造模后4 d,以TUNEL法检测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凋亡,造模后7 d,RT-PCR、Western-blot检测视网膜和视神经节细胞组织Caspase-3、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造模后14 d,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处死大鼠取眼球,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病理形态,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4 d,丙泊酚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数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造模后7 d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丙泊酚组Caspase-3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造模后14 d,荧光金阳性RGC数:模型对照组最少,丙泊酚组较多,正常组最多,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伏期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短(P0.05)、波幅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干预通过减少大鼠视神经钳夹后RGCs的凋亡,降低视网膜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对视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我院神经外科1998年10~12月应用立体定向仪与CT结合进行脑内血肿排空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0~73岁,平均54岁。入院时GCS评分5~8分7例,9~12分8例。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85.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虽然能促进神经再生,但因治疗方式局限,并未取得较好的疗效。应用单纯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损伤还远不能达到治疗和改善病情的目的。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后功能恢复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建立SD大鼠颅脑创伤模型,建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颅脑损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腺病毒载体介导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脑内的分布及数量;利用Longa评分法于移植后1 d、3 d、1周、2周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与结论:Western-Blot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成功转入腺病毒载体,并且能够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且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脑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5)。移植后2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Longa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 < 0.05)。TUNEL检测到的凋亡细胞数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 < 0.05)。提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减轻颅脑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移植治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6.
我院于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5月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和内引流治疗颅内囊性肿瘤 1 2例 ,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 7例 ,女性 5例。年龄 6岁~ 58岁 ,平均 2 6岁。颅咽管瘤术后 (2~ 8个月 )复发 1 0例 ,蛛网膜囊肿 2例 ,临床表现为双颞侧偏盲 6例 ,进行性视力下降 8例。另外发育生长迟缓 4例。他们都在局麻下行立体定向仪框架安装 ,CT扫描 ,根据囊肿及同例侧脑室位置关系 ,确定囊性肿瘤穿刺点 ,计算出 X、Y、Z三维坐标系数值 ,病人再入立体定向手术室 ,根据 X、Y、Z系数值安装定向仪导向系统 ,选择头皮切口 ,…  相似文献   
87.
立体定向联合穿刺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36例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患者采用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置管引流、脑室内灌注尿激酶、生理盐水间断交替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手术病人进行随访。结果36例血肿消失时间分别为2d 7例,3d 15例,4d 10例,5d 4例。3个月~2年随访(ADL分级法),Ⅰ级10例,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5例。结论立体定向侧脑室前、后角穿刺引流治疗全脑室系统出血铸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陈家康 《华夏医学》2004,17(2):182-183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一次复位成形的新方法。方法:将87例开颅需去骨瓣减压者的颅骨瓣埋于相应的帽状腱膜下并从骨瓣牵出3根丝线于头皮外,而后行手法推移颅骨瓣复位。结果:75例颅骨瓣复位成功,占86.2%,12例术后10d切口骨窗张力仍未降低,采取术后3~6个月行手术切开骨瓣复位。结论:对脑水肿需去颅骨瓣减压的患者,带蒂颅骨瓣状腱膜下埋藏牵拉复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9.
由于儿童特有生理特点,其脑出血的发病率远比成年人发病率低,其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与成年人也有很大的不同.为此,我们对本院2000年至2008年收治的20例儿童期自发性脑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6例;年龄11个月至16岁,平均12.9岁;均为急性疾病,病程10 h~38 d,平均17.5d.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0.
CT引导下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大脑皮层下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开颅手术切除大脑皮层下病灶 ,定位不够精确 ,手术中易损伤正常脑组织 ,从而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利用CT结合立体定向技术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 ,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有定位准确 ,对脑组织微创、侵袭小等优点。我院自 1997年 11月至 2 0 0 0年 11月期间 ,应用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