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进一步了解维思通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副作应的差异。方法 按标准对收集的16篇关于维思通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副作用的论文进行Meta分析。结果(1)维思通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副作用显著不同,维思通以肌强直、静坐不静、失眠焦虑为主,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以便秘、心动过速、视力模糊、流涎、嗜睡、头昏、记忆下降、WBC下降为主。(2)维思通所致副作用的效应(ES)比较低,ES=0.12~0.33,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其他副作用的效应比较明显,ES=0.52~0.78。(3)归因分析发现维思通导致的副作用肌强直、静坐不能、震颤、失眠焦虑是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2.53~4.54倍,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其他副作用是维思通的2.51~7.78倍。结论 维思通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显著不同,除效应较小的肌强直、静坐不能、失眠焦虑外几乎没有其他副反应。  相似文献   
82.
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与自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关系。方法:对25例抑郁症患者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其中伴有自杀行为的12例,不伴自杀行为的13例,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自杀组和无自且的DST脱抑制率无明显差异。血有皮质醇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评分有明显相关。随访期间所有受试者均未发生新的自杀行为。结论:抑随症患者的HPA轴功能失调与自杀行为有关,但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某部2013年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新兵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某部200名2013年新兵进行调查测试。结果2013年新兵的睡眠质量异常检出率为17.01%,高于正常男性群体和2010年新兵(P=0.001);2013年新兵的主观睡眠质量(SSQ)、入睡潜伏时间(sL)、睡眠干扰因素(Sdi)、应用催眠药物(USM)、白天功能障碍(DD)分值及PSQI总分均高于正常男性群体(P〈0.05,P〈0.01);睡眠效率(HSE)低于正常男性群体(P〈0.05),2013年新兵的SL、HSE、Sdi.及PSQI总分高于2010年新兵(P〈0.01),睡眠时间(Sdu)分值低于2010年新兵(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自愿入伍(P〈0.001,OR=8.782。95%CI=3.860~19.979)、认为不适应部队生活(P〈0.001,OR=6.731,95%CI=2.943—15.392)为2013年新兵睡眠质量异常的显著危险因子。结论2013年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应当给予持续关注;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良好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4.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方法整群抽取某部495名新兵采用自制的新兵心理卫生调查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新兵的睡眠质量异常检出率为13.54%,高于正常男性群体(χ2=7.96,P=0.005);新兵的主观睡眠质量(SSQ)、入睡潜伏时间(SL)、睡眠干扰因素(Sdi)、应用催眠药物(USM)、白天功能障碍(DD)分值及PSQI总分均高于正常男性群体(U=2.76~39.0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自愿入伍(P0.001,OR=9.987,95%CI=4.609-22.866)、认为不适应部队生活(P0.001,OR=7.001,95%CI=3.018-16.981)及认为部队管理方式严格(P0.001,OR=3.096,95%CI=1.887-9.087)为新兵睡眠质量异常的显著危险因子。结论新兵的睡眠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应当给予持续关注;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新兵睡眠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水平与抗抑郁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43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Beck绝望量表(BHS)评定抑郁严重程度;测定患者服药前及治疗6周血浆瘦素水平,并以40例体检职工为对照组。结果:不同药物治疗亚组在治疗前后血浆瘦素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治疗前血浆瘦素水平[(7.0±3.5)ug/L]显著低于治疗后[(12.8±5.4)ug/L])及对照组[(13.4±6.7ug/)L])(P均0.01),而抑郁症组治疗后血浆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浆瘦素水平与治疗前HAMD、BHS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53,P均0.01);治疗6周血浆瘦素水平与6周HAMD、BHS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44,P均0.01);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值与HAMD、BHS分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0.38,P均0.01)。结论:瘦素水平变化与抗抑郁疗效相关,提高血浆瘦素水平的药物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抑郁剂。  相似文献   
86.
安坦治疗分裂症阴性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胆碱能药物常用于治疗神经阻滞剂所致的锥体外系副反应。安坦是抗胆碱能药物,其作用与阿托品相似,在副交感神经系统它能竞争抑制乙酰胆碱和毒蕈碱类制剂的作用。已有资料表明,抗胆碱能类药物能减弱神经阻滞剂的作用,并能选择性地恶化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而对情感迟钝、淡漠和兴趣缺乏等阴性症状则无明显影响。曾有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87.
战争与精神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战争精神疾病的发生率、相关因素、治疗原则、疗效以及预后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三)自杀的生物学标志研究现状(综述)赵汉清近20余年来,许多专家对自杀的生物学标志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一、神经介质研究1.5羟色胺(5—HT)Asberg等(1976)最先发现自杀者脑脊液(CSF)中5...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role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ttempted suicide in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23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 who had recently attempted suicide.24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 without suicide attempt.and 30 sex-age-and education matched healthy controls.The Hamih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24 items(HAMD24),Beck Helpless Rating Scale(BHS)and 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 (SIOSS)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everitv of symptoms.The seruln level of BDNF was detected with sandwich ELISA.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ag used to measu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serum BDNF and the related illness variable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ierences in the serum level of BDNF between patients with attempted suicide,pailents without suicide attempt and normal controls(F=21.927,P<0.05).Post hoc analysis showed the serum BDNF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ttempted suicide [(57 ±16)ng/L]were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out[(75±28)ns/L;P<0.05],and were lower in patients without suicide attempt[(75 ±28)ng/L]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s[(111 ±39)ng/L;P<0.01].In patients with attempted suicide,the serum BDNF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duration of depressive episode(r=-0.541,P=0.008),the mean BHS score(r=-0.494,P=0.017)and the mean SIOSSscore(r=-0.754.P=0.000).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d 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s related 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ttempted suicide in depressive episod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0.
近 2 0多年来 ,通过对自杀行为的大量研究发现 ,5 -羟色胺 (5 -HT)功能降低与自杀行为有密切关系[1] 。 5 -HT在自杀中起何种角色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5 -HT系统5 -HT系统是已知的脑内最大的一个神经元系统。 5 -HT能神经元起源于脑干的背内中缝核 ,其神经末梢几乎投射到所有脑内的初级靶目标 ,包括黑质 ,下丘脑、丘脑、杏仁核、海马区、尾核、壳核和伏膈核及大脑皮层区域如额叶、枕叶、岛区、顶叶、颞叶和小脑皮层。这表明其结构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的功能同时施加影响。 5 -HT神经递质在不同区域、不同受体亚型、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