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研究使用四种热塑成型膜在6MV光子柬和6MeV,9MeV电子束时皮肤剂量改变情况.方法 使用瓦里安23EX直线加速器,TM23343-3381平行板电离室.测量条件:100Mu,10cm×10cm照射野,100cm源皮距.分别放置不同塑型膜,测量0.1mm和1mm等效水厚度物质下剂量.并归一于相同测量条件无塑型膜时剂量.结果 6MV光子时,使用四种塑型膜均提高了基底细胞层(0.1mm)和真皮细胞层(1mm)剂量,其中延时型膜提高基底细胞层剂量最高达1.9%.已涂和未涂膜在电子束时能降低基底细胞层剂量达0.5%;其余实验结果都增加了皮肤剂量最高为6MeV延时型膜为9.6%.结论 使用热塑成型膜能增加皮肤表面剂量,但在电子束下使用已涂和未涂膜能轻微降低皮肤基底细胞层剂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新型混合滤波器在锥束CT图像重建FDK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使用锥束CT图像质量检测模体CatPhan 500获得的投影数据进行FDK算法重建,重建过程中分别应用由R-L滤波器和S-L滤波器组成的传统混合滤波器及R-L滤波器和NEW滤波器组成的新型混合滤波器,比较两种混合滤波器重建图像的质量。结果 与传统混合滤波器相比,新型混合滤波器重建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及空间均匀性有所提高,且图像噪声有所降低;而两种混合滤波器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FDK算法中新型混合滤波器在重建图像空间分辨率无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了对比噪声比及空间均匀性,降低了图像噪声,因此新型混合滤波器的重建效果优于传统混合滤波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05年3月至2014年12月98例中药ADR报告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与给药途径、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82.65%);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是皮肤系统(45.92%)。结论中药ADR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中药ADR的监测和管理,以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居家照顾者留置胃管管饲知识及技能的效果。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50名老年管饲患者的照顾者进行管饲护理知识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针对性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照顾者对管饲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照顾者对管饲护理知识总成绩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P0.001),其中对管饲温度、管饲量、餐具消毒时间、准确判断胃管在胃内方面知识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专业针对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照顾者对居家留置胃管管饲的知识及技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利用多叶准直器(MLC)日志文件验证鼻咽癌患者动态调强放疗的累积剂量,分析MLC叶片位置偏差与剂量学关系。方法 跟踪记录5例鼻咽癌患者的28个分次动态调强放疗,共计1 400个日志文件。通过Argus软件解析和提取MLC叶片的实际位置信息,并与MLC叶片的计划位置信息比较,计算每个MLC叶片的位置偏差和所有患者的整体平均叶片位置偏差。将MLC文件导入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剂量重建计算,分别比较和分析每个病例重建计划和原计划的28次累积剂量差异及单次相对剂量差异。结果 单个叶片位置偏差<0.50 mm约占90%,0.50~1.00 mm之间的占4%~11%,1.00~1.50 mm约占8‰,整体平均叶片位置偏差为0.16 mm。与原始计划累积剂量相比,重建计划的叶片位置偏差导致靶区累积相对剂量差异<±0.1%,危及器官的累积相对剂量差异<±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原始计划的单次剂量相比,重建计划的靶区和脑干、脊髓和右眼晶状体单次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4.61和4.46、-4.51、2.07, P<0.05)。结论 基于动态调强日志文件的分次累积剂量验证,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单次MLC叶片位置偏差对剂量的影响,验证结果可更加精确地反映患者的实际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26.
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ICU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科学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丰富专科理论知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7.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物质保证。母乳是增进母婴感情的纽带,随着科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母乳的营养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肯定,母乳无论从营养、免疫或神经发育都是最佳食品。  相似文献   
28.
王丽娟  胡永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706-1707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严格按规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实行质量控制。强化学习与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与控制的自觉性。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结论:只有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严格规范管理,科学监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利用多目标优化(MCO)技术提高基于先验知识自动计划(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55例已完成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个病例都采用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随机选择40个病例的调强放疗计划作为训练集1,通过多目标优化技术对训练集1中的放疗计划进行预处理,构建新的训练集2。将初始训练集1和处理后的训练集2作为样本,分别训练得到传统的KBP模型和多目标优化技术精炼后的MCO‐KBP模型。在剩余15个病例中随机选择5例作为验证集,其余10例作为测试集。验证通过后用测试集对初始的人工计划以及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计划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传统KBP模型和MCO‐KBP模型生成自动计划的靶区剂量(D95%)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适形性指数与均匀性指数基本一致(P>0.05),且MCO‐KBP模型生成的自动计划中重要危及器官的剂量比传统KBP模型更低(脑干Dmax平均偏低2.13 Gy,左、右腮腺Dmean分别平均偏低1.39、1.59 Gy,左、右视神经及垂体的Dmax分别平均偏低1.42、1.16、1.88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的KBP模型相比,精修后的MCO‐KBP模型设计的调强放疗计划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明显优势,利用MCO技术提高KBP模型的计划设计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胡永梅 《中国药房》2011,(26):2488-2490
目的:阐明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临床查房,发现帕罗西汀与脑蛋白水解物联用存在潜在的相互作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知帕罗西汀为细胞色素P450酶(CYP)2D6抑制剂,影响了脑蛋白水解物在体内的代谢,引起不良的相互作用。结果:临床药师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医师采纳并实施方案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的切入点可以是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以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