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双水平气道正压是经鼻(面)罩进行无创通气的一种机械通气模式。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一种相对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对于同类患者应大力推广应用。本文从其作用机制、操作方法、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运用SWOT 分析法,找出适合急诊护理带教的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将实习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制定对策,实验组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教学管理.结果 实验组在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SWOT分析法优于传统的管理方法.结论 SWOT分析法直观、简单,适合急诊护理临床带教的管理.  相似文献   
23.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3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文13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颅咽管瘤术后临床护理在预防其并发症,改善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HIV/AIDS相关继发性羞辱和歧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概念出发,综述了HIV/AIDS相关继发性羞辱和歧视的概念、研究现状、产生原因、对家庭成员和社会的影响,提出大力加强艾滋病正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等干预措施,关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PLWHA)的同时,更应重视其家庭成员,用实际行动给予他们医疗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照顾PL-WHA,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PLWHA的生活质量,减少其高危行为,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25.
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需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528名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59.28%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56.82%的老年人常有孤独感、衰老感、抑郁感、无能为力感等负性情绪;65.63%的老年人支付医疗费用困难。卫生保健需求依次是定期体格检查、急救处理、上门服务、健康教育、定期家访。结论农村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对卫生保健有较大需求,应根据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和需求提供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卫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26.
体外循环术后预防和及时纠正低血钾是其护理的重点,但传统的静脉补钾对补液浓度和速度有严格的限制,需较长时间的输入适量的液体才能纠正低钾。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要严格限制每日的补液量及输液速度,常规的补钾方法难以及时纠正低血钾。我院从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高浓度的氯化钾迅速纠正体外循环手术后低钾血症病人183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护士工作中针刺伤现状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90,自引:4,他引:86  
目的 对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进行描述。 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 44 1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 ,收集有关污染锐器处理情况、针刺伤发生率、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针刺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 结果  82 %的护士在过去的 1年发生过针刺伤 ,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伤口和挤压伤口 ,5 2 .4%的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感到害怕。 结论 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 ,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 ,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门诊PICC置管管理探索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门诊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护理执行流程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和通信设施,结合医院的信息系统(HIS)和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为门诊置管患者实施患者置管前电话预约评估、置管中的定位查询、置管后的电子病历记录及置管档案资料信息保存,并开展置管后的电话或QQ的定期健康教育和随访。对实施前、后门诊PICC置管患者的置管等待时间、信息保存完整性、PICC维护依从性及带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11个月研究方案的实施,干预组的置管等待时间为(28.64±7.01)min,非干预组的等待时间为(101.11±14.46)min,干预组的置管等待时间明显少于非干预组;干预组完整性资料44例,占72.1%,资料缺失(1~5项)16例,占26.2%,资料缺5项以上仅1例,占1.6%,而非干预组完整性资料5例,仅8.8%,资料缺失(1~5项)30例,占52.6%,资料缺5项以上22例,占到38.6%,干预组资料完整性明显高于非干预组(P0.001);而干预组在日常生活习惯、功能锻炼、观察内容、维护四个维度的依从性上都要优于非干预组,依从性问卷总分也是干预组的得分更高;非干预组中有14名(24.6%)患者发生并发症,干预组中有6名(9.8%)患者发生并发症,非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干预组(P=0.033)。结论在门诊PICC置管管理中实施流程化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地确保门诊PICC置管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利于信息资料的保存查询;并且为门诊置管患者提供优质专科延续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对专科质量监控、医疗安全隐患的防范起到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9.
30.
<正>艾滋病恐惧综合征简称恐艾症,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报道[1],是一种特定的混合性神经症。恐艾症患者对艾滋病有强烈的恐惧感,并伴随着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目前广泛认为恐艾症是指患者反复接受血清检测,结果呈阴性[2],而患者一直坚信自己有艾滋病的相关症状。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增高,恐艾症人数也随之逐年上升[3]。邵英等[4]的研究指出,2002-2006年有333例恐艾症患者到门诊进行艾滋病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