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前国内有陆续报道应用白细胞介素Ⅱ(IL-2)体外孵育自体淋巴细胞成为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后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使HBeAg阴转,作者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的HBVDNA,来评价自体LAK细胞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指标的阴转情况,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3年4月—1994年4月本科住院和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甲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平均32.3岁,用酶标法(ELISA法)测定乙肝HBsAg,HBeAg,抗-HBc等指标皆阳性;乙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平均31.2岁,用ELISA法测乙肝一项或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2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RF07-BC亚型病毒的完整gag基因和部分pol基因进行基因重组和耐药位点突变分析。方法从确诊的HIV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用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以确定重组断点区域,并分析其pol基因的耐药位点突变。结果在所研究的基因区段内,2份样本均未发现重组断点的变化,在蛋白酶区(PR)出现2个次要耐药相关突变,而未发现主要耐药相关突变。结论所研究的2株HIV-1CRF07-BC亚型病毒与在我国新疆地区广泛流行的CRF07-BC模式毒株非常接近,且不存在天然耐药的情况,适于抗逆转录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3.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诞生了智能型输液泵。此型输液泵因其输液速度准确均匀,调速快捷简单,可以显示累积量,具有障碍报警等优点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这种原装输液器(大多是进口的)往往价格昂贵,货源单一,找到一种既价廉又进货简单,...  相似文献   
104.
本世纪70年代初,在CT技术的影响下,研究成功了电子扫描型超声断层诊断仪,开创了灰阶调制型超声诊断技术。这一技术,更容易进行动态观察并增强了检查结构的立体感,提高了阶调性和分辨率。此种检查对患者毫无痛苦,使人乐于接受;在诊断应用范围内的超声波生物学作用是无害的,不会发生任何侵袭性或损伤性副作用,可反复检查。本检查操作简单方便,无须过  相似文献   
105.
本方系古方银翘散、白虎汤和麻杏石甘汤加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治疗小儿肺炎数百例有较好疗效。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如下。一、祛痰实验采用小鼠酚红法药理研究证明本品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相似文献   
106.
面神经炎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早期治疗不当可导致病侧面肌变性、挛缩和眼睑闭合不全,影响面容和视力。为了探求面神经炎的高疗效方法,我们采用以地塞米松加低分子右旅糖酐(以下称低右)静脉点滴为主治疗面神经炎,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1985年元月~1986年9月在我科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行PCI时发生无复流或慢复流患者56例,随机分为抽吸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抽吸组除常规处理外立即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心肌酶谱、ST-T改变、LVEF及随访30 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结果 抽吸组TIMI及TMP分级,心肌酶谱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出现缺血性ST段抬高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CE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时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罪犯血管远端的心肌灌注及术后心功能,减轻慢复流或无复流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8.
赵皖平  王素芬  李代庆 《武警医学》2014,(11):1143-1146
上颌骨位于面部中份,与鼻骨、颧骨和其他颅面骨相连,上颌骨骨折是颌面部常见的骨折之一[1]。武警浙江总队医院口腔科于2004-01至2013-12采用非手术治疗上颌骨骨折46例,疗效较好。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9例,女7例;年龄18~67岁,平均(39.6±10.2)岁。车祸致伤29例,摔伤9例,打击伤6例,其他原因2例。骨折Left分型及合并伤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9.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急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1]。患者由于脑组织挫伤、颅内血肿形成、颅内高压等原因,使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缺血、缺氧的发生率高达80豫以上,其后果是脑水肿和脑细胞继发性损害进一步加重,形成脑水肿-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2-3]。此时手术和神经保护的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有研究认为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缺氧与预后密切相关[4],高压氧疗法能迅速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加速患者觉醒反应和神经功能的恢复。2010-08—2012-08本院神经外科收治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作者自1981年以来,应用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400例,其中男性294例,女性12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发病1天以内者323例,发病2天以内者29例,发病3天以上者48例。取经验穴(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