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应用新型缝线锚钉与传统钢丝缝合法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56例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锚钉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16~52岁,平均35.5岁;采用缝线锚钉对其进行修复。钢丝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22~53岁,平均37.6岁;采用传统钢丝缝合法对其进行修复。术后不同时期对患者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记录锚钉与钢丝置入的位置,并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跟腱功能等进行比较,采用Arner-Lindholm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所有患者获随访。术中均无医源性神经、血管、肌腱等损伤。锚钉组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均低于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P=0.00;χ2=5.42,P=0.02);锚钉组的术后跟腱功能优于钢丝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2)。结论:应用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与传统的钢丝缝合法比较优势明显,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大多数骶骨纵形骨折源于多发伤,身体其他区域的明显损伤通常决定着最初的诊断与治疗方案,而骶骨纵形骨折的典型临床体征常常被忽略,普通X线片难以观察到病变,神经缺陷在最初检查时也并不是很明显,因此这些病变过去常常被忽略、误诊甚至被漏诊。骶骨纵形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可能性很高,同时骶骨又是后方骨盆环稳定性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骨盆环的稳定,因此治疗十分棘手[1]。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骶骨纵形骨折这种少见疾病在初次就诊时就能及时发现。CT和MRI的普及明显降低了骶骨纵形骨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极大地提高了确诊率。随着创伤骨科理论知识的完善,逐渐形成骶骨纵形骨折的常规诊治程序。下面从骨折的发生、诊断、治疗和神经损伤4个方面综述骶骨纵形骨折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血液麻醉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男41例,女43例;年龄57~92岁,平均67岁.病因为骨性关节炎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随机分为两组,处理组将氨甲环酸1 g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后静脉点滴,3h后以相同剂量再次给药;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可见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人数,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松止血带时和术后3 h检查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术中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甲环酸组术后可见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和输血人数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松止血带和术后3 h时FIB、PT、AP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后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在老年患者TKA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且不增加短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94.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属高能量损伤,多伴有骨盆前环骨折,常导致骨盆垂直、旋转不稳定,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采用手术治疗。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61例蝮蛇咬伤患者给予早期扩创排毒处理,应用抗蝮蛇毒血清中和毒素,辅以中药局部治疗及汤剂以利尿、消肿、抗炎、通便.结果 61例蝮蛇咬伤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结论 早期有效的排毒处理,抗蝮蛇毒血清为主的西医疗法结合解毒,利尿、消肿、消炎、通便为辅的中医疗法治疗蝮蛇咬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