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有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24例,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60例,血钠均<130 mmol/L,最低107 mmol/L,血浆渗透压<270 mOsm/L,尿钠均>80 mmol/24h.中心静脉压<6 cmH2O 60例,>12 cmH2O 24例.除15例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于脑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低钠血症均得以纠正,治愈时间为2~4周.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钠浓度,SIADH和CSWS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及时正确地诊治可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2.
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主要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方法 2006年4月1日零时~5月底进行北京市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此次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 对北京市18个区县1 541万常住人口进行抽样,共调查74 795人,其中男性36 753人,女性38 042人;城镇55 773人,农村19 022人.采用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方法 对调查数据进行致残原因分析.结果 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的前五位致残原因是:老年性聋、原因不明、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中耳炎,其致残率分别为1.10%、0.30%、0.30%、0.20%和0.17%.0~14岁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为遗传、原因不明和其他;15~59岁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为原因不明、药物中毒、中耳炎;60岁及以上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主要致残原因为老年性聋、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及原因不明.男女性以及城乡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人群的首位致残原因均为老年性聋.结论 老年性聋、全身性疾病、噪声和爆震以及中耳炎是北京市居民听力残疾(含多重残疾)的主要致残原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锁孔微创内窥镜手术(MED)与常规传统保守方法治疗颈椎病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14例,平均分成两组,1组行MED手术,1组行保守治疗,记录每1例手术的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并随访手术效果。部分患者复查了CT,MRI。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都有缓解,但手术组治疗效果明显,而且MED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切口仅长3.5cm,行皮内缝合,不需拆线,10d出院。结论:MED治疗颈椎病,疗效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并且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ICU内心肺复苏的执行与结果。方法:以队列研究的方式,前瞻性观察我院经培训的ICU医生实施心肺复苏的具体情况。结果:(1)心跳呼吸骤停有三种形式,以心跳骤停为主,且以室性逸搏最多。(2)均能给予人工通气,首次除颤成功率88.5%。(3)呼吸骤停组及室速 室颤组复苏成功率高(23.8%比2.9%,P<0.01;42.9%比14.5%,P<0.05),室性逸搏 等电位线组复苏成功率低(15.5比70.5%,P<0.01)。结论:ICU内心跳呼吸骤停的最多形式是室性逸搏。呼吸骤停及室速、室颤的复苏成功率高,而室性逸搏的复苏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25.
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ICU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ICU病房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55),强化治疗组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L,观察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需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应用天数、ICU最后1 d APACHEⅡ评分、低血糖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ICU住院天数、需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天数、院内感染发生率、抗生素应用天数、ICU最后1 d 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低血糖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在4.4~6.1 mmol/L水平,可改善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6.
北京市某社区2008年报告传染病发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该社区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为社区开展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统计分析社区报告传染病发病的种类、报告发病率及发病顺位.结果 社区居民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52.38/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为细菌性痢疾(63.49/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9.21/10万)和手足口病(36.51/10万).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经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50.79/10万、55.56/10万和44.44/10万.社区居民中有3例HIV感染者,报告感染率为4.76/10万.结论 该社区艾滋病、消化道传染病是威胁社区居民的重要传染病,有必要加强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控制传染病在社区传播.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ICU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 ICU收治的812例患者中,184例(22.66%)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以第3季度最高(34.39%).共分离致病菌23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1.92%,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多,鲍曼不动杆菌其次;革兰阳性球菌占31.38%;真菌占6.6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其次为泌尿系统.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表现;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保持高敏感性;全部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