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为患者的及时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2名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病症观察、护理、指导。结果:经周到的护理后,患者均在7~21天治愈或缓解,无死亡病例,效果满意。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加强综合护理,特别需要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四川省城市和农村年龄≥15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开展城乡高血压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1-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成都市成华区和达州市大竹县抽取404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调查资料完整3868人,其中城市居民1769人,农村居民2099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其95%CI为23.32%(21.99%~24.65%),标化患病率为20.59%;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26.06%比20.07%,P0.01)。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在75岁呈上升趋势,≥75岁下降,患高血压高峰年龄段为65~75岁。四川省城乡高血压总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5.65%、48.67%、15.52%。城市居民高血压知晓率51.83%(95%CI 49.50%~54.16%),治疗率48.45%(95%CI 46.12%~50.78%),控制率20.56%(95%CI 18.68%~22.44%);农村居民高血压知晓率58.14%(95%CI 56.03%~60.25%),治疗率48.81%(95%CI 46.27%~50.55%),控制率12.25%(95%CI 10.85%~13.65%)。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居民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心血管病家族史;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和腹型肥胖。结论四川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为23.32%;总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5.65%、48.67%、15.52%,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BMI和心血管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四川省结直肠癌患病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聚集性,为四川省结直肠癌防控措施以及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四川省结直肠癌患病率的地理分布与空间聚集性。结果 2015-2019年四川省共111 778例结直肠癌患者,5年患病率为24.5/10万,标化率为32.4/10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Z=2.20,P=0.03。全局Moran I自相关显示,四川省结直肠癌患病率整体空间自相关性不强,Moran I<0.01,P>0.05。局部Moran I自相关显示,患病率存在5个热点区域,分别位于成都平原地区(成都市、德阳市和眉山市)与川中丘陵地区(内江市和自贡市);1个冷点区域,位于川西高原地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结论 四川省结直肠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患病率在市/州级别空间上呈随机分布,但存在独特的热点、冷点以及患病率高低交错的聚集区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两社区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为科学制订该地区和类似地区癌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方便抽样对凉山两社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1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77人,平均得分47.52(满分为100分),癌防知识总知晓率为48.0%,经性别标化后为47.3%。“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根治约1/3的癌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约1/3癌症的发生”两题正确率最高,均为91.5%;“癌症只会在中老年人群发生”“癌症不会传染”两题正确率次高,分别为85.9%和80.8%;“我国筛查覆盖面较广的癌症包括哪些”“我国常见的癌症包括哪些”两题正确率最低,分别为5.6%和8.5%;“癌症治疗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哪些因素可导致罹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两题的知晓率次低,分别为16.9%和18.6%。18~39年龄组癌症防治知识得分高于40~59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凉山两社区居民癌防知识知晓率低于四川省其他地区,40~59岁组人群是重点人群。鉴于该地区经济、卫生的脆弱性,应把其作为国、省癌防的重点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制定中长期多方式宣传计划;针对薄弱环节改进宣传内容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中国高海拔民族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流行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 为制订、实施该地区COVID-19等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 并基于传染病控制理论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结果   五省、自治区(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高海拔民族地区确诊人数119例, 占五省、自治区全部确诊人数14.5%, 占全国0.1%。甘孜州确诊人数最多为78人, 占四川14.5%, 占高海拔民族地区的65.5%;患者总性别比1:0.8, 平均年龄为(41.7±16.7)岁, 最小发病者年龄为3岁, 最大发病者年龄为77岁。有湖北旅居史患者30人, 占25.2%。与确诊人员有密切接触史69人, 占58.0%。输入性病例30人, 占25.2%, 无死亡病例。   结论   总体病例数量少, 疫情平稳, 个别地区疫情突出; 疫情呈前期增长, 后期下降趋势, 部分地区连续多天无新增; 高海拔民族地区面临传染源管理追踪、预防救治、自然环境不利等影响因素, 因此有必要建立跨区域的COVID-19等传染病联防联控长效机制, 制订高海拔民族地区COVID-19等传染病防控方案, 推动防控机制长期、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汉麻Cannabis sativa是典型的一年生且雌雄异株的开花植物,是大麻素的主要来源,具有多种精神活性和药理作用,由于对人类疾病的治疗潜力而被广泛关注.除了具有精神活性的主要成分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外,还含有非精神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如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以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9月—2019年7月接收的实习生40名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分成参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参照组用传统模式带教,实验组用辅以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带教。评估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态度和组织纪律、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态度、临床技能、学习积极性与团队协作性、自主案例分析能力、医患沟通及病历书写合理性,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评分等。结果(1)实验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2)实验组实习生的学习成绩高于参照组,P<0.05。(3)实验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100.0%高于参照组70.0%,P<0.05。结论辅以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对实习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并能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正>空间导航是指人在不同地点之间移动时,基于自身和环境线索判断路线的一种能力,它包含多个复杂认知和感知过程[1]。人在自身熟悉的环境中移动时,需要依赖不同的空间表征,包括两种基本的表征方式[2]:自我参照导航以自身位置为中心解码空间信息来保持移动时的方向感,其结构基础主要位于尾状核、顶下小叶[3]。空间参照导航依赖于认知地图,要求人以探索性的视角记忆并分析整个空间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国四川、湖北、浙江和上海四省(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和DEA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四省(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效率普遍不高,有效比例偏低。(2)7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无效,其中6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效益递减。(3)投入产出效益不佳。结论 :(1)转变服务模式,主动上门服务。(2)优化投入结构,合理配置人员。(3)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提高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3年四川省居民口腔健康和知识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复习、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四川省居民口腔健康和知识于为现状,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个年龄组别的不同地区居民的最近3年口腔体检率、刷牙率、洁牙率、口腔就诊率和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刷牙率降低、涂氟率降低,但口腔体检率、就诊率及最近1年口腔就诊需求率均升高.结论 4个调查区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堪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差,居民口腔保健知识认知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