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急诊室医务人员的深入访谈,了解近年鲁西南农村地区人群的自杀变化趋势,为今后我国农村自杀预防研究提供某种思考、线索和导向。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病例时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例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一般资料显示,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更多的嗜烟者,且每天抽烟量大;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有较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早孕期蜕膜免疫细胞谱变化及稽留流产对妊娠免疫细胞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患者(人工流产组,n=34),行清宫术的稽留流产患者(稽留流产组,n=17)及同期于本院IVF助孕成功的正常妇女(正常内膜组,n=27)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免疫组化及数字化分析系统定量检测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及流产组蜕膜组织中各免疫细胞的检测阳性率。结果早孕期妊娠前后的免疫细胞谱有如下改变:妊娠早期人工流产组蜕膜CD56+自然杀伤(NK)细胞、CD68+巨噬细胞、CD83+成熟树突状细胞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01),而CD8+T细胞、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及CD1a+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两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妊娠结局稽留流产组患者蜕膜组织中CD68+巨噬细胞、CD8+T细胞及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数均显著高于人工流产组(P<0.05),而CD56+自然杀伤(NK)细胞、CD83+成熟树突状细胞及CD1a+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与人工流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孕期蜕膜中NK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熟树突状细胞的适度增加有利于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但异常高表达的蜕膜巨噬细胞、CD8+T细胞及Foxp3+Treg细胞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认知功能状况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运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划销测验(C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M-WCST)对140例MPHD及75例正常对照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受试血清一氧化氮(NO)与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1.海洛因依赖者组WMS测验、CT及M-WCST成绩均差于对照组(MQ:93.7±13.8/102.9±12.3,t=-2.83,CT总净分:161.6±32.8/194.4±26.5,t=-4.28,WCST分类正确数:18.8±7.8/25.0±7.5,t=-3.38,P<0.01);2.MPHD血清丙二醛水平高于对照组(3.5±1.0/3.0±0.5,t=2.23,P<0.05),总抗氧化能力(114.6±15.8/118.2±16.6,t=-2.25)、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MPHDNO水平与记忆商(MQ)呈负相关(r=-0.36,P<0.05),血清MDA水平与MQ呈负相关(r=-0.42,P<0.01),血清SOD水平与MQ呈正相关(r=0.41,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与氧化抗氧化反应失衡;血清NO、MDA、SOD可能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85.
镇痛药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能选择性地缓解或消除疼痛及伴随的不愉快情绪(如恐惧、紧张、焦虑等)的药物。由于镇痛药的CNS活性和对μ阿片受体的作用,存在依赖性潜在风险,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作为多成因的疾病,遗传学因素、神经系统因素、表观遗传因素、性别因素和环境差异都可能是镇痛药诱导依赖性潜能的作用机制;可采用多种动物行为学模型,如自身给药模型、药物辨别模型评价等,对镇痛药进行非临床依赖性评价研究。重点综述传统及新型镇痛药物依赖性的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方面的机制研究,概述非临床评价其依赖潜在性的研究方法,以期为镇痛药的安全性评价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血瘀量化评分与血细胞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南省骨科医院中医骨病科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患者68例,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参照李东涛等人对骨质疏松症血瘀证的量化评价方法,基于中医异病同治原理,采用相同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血瘀证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客观分值判定血瘀轻重程度。记录每位患者血细胞参数(MCV、RDW-cv、MPV、PDW)以及年龄,进一步对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患者血瘀量化评分和各血细胞参数、年龄分别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MPV、MCV水平与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血瘀量化评分呈现中度正相关(rs=0.423,P=0.007;rs=0.517,P=0.001),而PDW、RDW-CV水平与股骨头坏死(痰瘀阻络证)血瘀量化评分无等级相关关系(rs=-0.050,P=0.687;rs=-0.029,P=0.813)。MCV水平与患者年龄呈低度正相关(rs=0.324,P=0.007),PD...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影响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效果相关的社会心理学因素.方法 采用盐酸氟西汀20 mg/d固定剂量对103例抑郁症患者治疗6周.入组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同卷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社会心理学情况与氟西汀疗效的关系进行量化研究.结果 (1)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在性别、发病年龄、民族、受教育年限、是否首发、病程、是否住院治疗及居住状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已婚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10); (2)两组在近3个月内是否发生生活事件、日常体力劳动强度、锻炼身体频度、工作和生活节奏、工作和生活环境噪音及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未缓解组治疗前不饮荼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少于缓解组(P<0.01);而饮荼与阻滞因子基础分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在治疗前吸烟及饮酒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抑郁症疗效与婚姻状况有关,已婚患者可能更易恢复;治疗前习惯饮茶的患者易恢复,可能与阻滞症状轻有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保乳手术、根治性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美学效果及近期预后。 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12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 60 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研究组 60 例采用保乳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美学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转移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美学效果优良率( 91.67% )较对照组( 76.67%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 ,低于对照组的 1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随访 6 个月,研究组复发率( 1.67% )、转移率( 3.33% )均略低于对照组( 6.67% 、 10.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 6 个月生活质量 QLQ-C30 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5 )。结 论 :与 根 治 性 手 术 相 比 ,保 乳 手 术 治 疗 乳 腺 癌 可 获 得 更 好 的 美 学 效 果 ,且 近 期 预 后 较 好 ,有 助 于 提 升 患 者 生 活 质量。  相似文献   
89.
综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依背针、腹针为主治针法,选择督脉经穴与膀胱穴相结合和任脉经穴与足阳明胃经穴相结合的二个治疗区的定经选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证治疗效果的正确性。方法:对48名不同程度的患者轮换施用背针法、腹针法、刺血拔罐法、走罐法、温灸法的综合治疗。结果:临床显效率达95.8%,痊愈39名,占81.2%,基本治愈7名,占14.6%,2名无效(已恶性病变),占4.2%。结论:正确的定经、定穴、定法,采用大手法的综合疗法,临床取得显效快、疗时短、治愈率高、旧病复发率低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