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412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734篇
预防医学   277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62篇
  5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建立痤疮凝胶中黄芩苷、蒙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20∶80)为流动相,流速0.3 m 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黄芩苷和蒙花苷分别在3.767~75.34μg和0.840 96~33.638 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4%和97.42%(n=6);RSD分别为1.97%和1.8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为痤疮凝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效果及脑神经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良好率、脑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2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提高预后良好率,且术后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策略性应用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反复住院患者的疗效,并评估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3年收治的老年AECOPD反复住院患者42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所有病例均于入院时进行有关感染危险分层评估,优化抗菌药物应用;观察组入院初始抗感染即含有高剂量左氧氟沙星策略性给药,对照组入院初始不予左氧氟沙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治疗72h显效率比较,观察组显效14例,显效率63.64%;对照组显效3例,显效率1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0.13±1.40)d,对照组为(12.57±2.08)d,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增加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超广谱抗菌药物升级应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AECOPD反复住院患者治疗中,入院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选择至关重要,策略性应用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安全有效,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75.
霍红  孙凌月  李楠 《工企医刊》2015,(2):1367-1368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需要维生素的量比较少,由普通食物供给已经足够,不必额外补充,如果把维生素当成营养品滥用,反而有害无益。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维生素不足,这时才可适当补充。1滥用维生素危害1.1维生素A可防治夜盲症,但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疲劳、软弱、全身不适、发热、颅内压增高、夜尿增多、毛发干枯或脱落、皮肤干燥瘙痒、食欲缺乏、体重减轻、四肢痛、贫血、眼球突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76.
李楠 《卫生软科学》2015,(2):96-97,108
介绍和探讨卫生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对卫生信息安全的风险与需求进行合理分析,提出卫生信息安全建设与网络维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77.
自1999—05/2000—10我们收治各种类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6例,根据经济情况分别给予善宁或垂体后叶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急诊治疗,现将完整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背景:SH2D1A 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 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 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 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 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 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 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 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 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79.
子宫腺肌病组织中PTTG、bFGF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霞  李楠 《山东医药》2008,48(3):97-97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子宫腺肌病及30例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垂体转化基因蛋白(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结果显示,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PTTG、bFGF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73%及57.7%,正常子宫组织三个指标的阳性表达率均为20%,两者三指标相比,P均<0.01;三指标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1、0.518、0.576,P均<0.01).认为PTTG、bFGF和VEGF共同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0.
采用新生小牛(未进食前)肝研制的肝细胞再生刺激物质(HSS),对CCL_4造成慢性肝损伤进行长期治疗.利用同位素~3H=TdR掺入和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HSS长期使用有无致畸作用.结果表明,①Hss在体外、内均能刺激肝细胞DNA合成,其Cpm值低于急性肝损伤增生值;②肝细胞合成周期以Go/1期为主;③增生的肝细胞DNA倍体为4,8倍体等整倍体细胞为主,未见异常非整倍体细胞.我们结论是利用新生小牛肝中制备的HSS长期使用无致畸,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