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鼻内镜下鼻骨复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骨骨折在鼻外伤中较常见,多由直接暴力所引起,骨折可单纯局限于鼻骨,也可累及周围结构,外伤引起的鼻骨骨折一般向后移位,表现为鼻梁塌陷或不对称,X线和前鼻镜常规检查时,不易观察到出鼻骨向后移位的具体状态,更容易忽略其并发的鼻中隔骨折。1996~2003年我科共收治31例鼻骨骨折病人,均用鼻内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2.
李玉梅  董梅  李晓帆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324-1326
我院地处少数民族聚集的高原地区,位置偏僻,医院规模小,设备比较落后,患者少,疑难病例少.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如何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出色的完成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我院整体护理质量,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护士在职岗位培训成为长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从2006年开始,反复强化护理岗位练兵,探索出了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并收到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3.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22岁-68岁;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58例,1个月-1年者26例,1-2年者16例。2治疗方法以循经取穴为主,以辨证取穴为辅。足太阳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Fc受体结合型与非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的制备及单抗的特性.方法 利用杂交瘤细胞株扩增,使用体外培养法制备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利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制备非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使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并与市售的CD3单抗比较,行淋巴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等了解Fc受体结合型与非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的特性.结果 使用体外培养法制备蛋白G琼脂糖纯化了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使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制备A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了非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CD3单抗与市售的CD3单抗一致;Fc受体结合型与非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的增殖及T细胞受体内化效应和文献报道一致.结论 利用杂交瘤细胞株扩增并成功制备了Fc受体结合型与非Fc受体结合型CD3单抗,并为后续工作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法治疗胆脂瘤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胆脂瘤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患者接受完壁式乳突根治成形术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只接受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于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对于重建患者听力效果显著,彻底清除中耳炎病源,对于保护患者耳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龙葵的药效作用、指纹图谱和药效物质成分含量,评价不同采收期龙葵药材的品质。方法:采用MTS法测定龙葵药材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技术对不同采收期的龙葵药材进行了色谱采集,通过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采集到的8组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去半乳糖替告皂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采收期对龙葵的细胞毒活性有较大的影响。不同采收期指纹图谱相似性存在显著差异,去半乳糖替告皂苷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期时存在波动变化。结论:不同采收期的龙葵药材品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7.
细茎石斛中抗氧化的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细叶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 Linn.) Sw.全草为研究对象,以DPPH法为抑制筛选体系,采用活性追踪的分离方法对猫眼草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活性测定.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微板紫外比色法,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RAW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结果 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二羰基二苯乙烯(1),4,4′-二羟基-3,3′,5,α′-四甲氧基二苯乙烯(2),4,4′,α′-三羟基-3,3',5-三甲氧基二苯乙烯(3),反式-3,5-二羟基-5-甲氧基二苯乙烯(4),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5),毛兰菲(6).结论 化合物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且化合物1、2和3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3、5和6有强于白藜芦醇和芦丁的DPPH自由基捕捉削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