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患者女,66岁.因"头痛恶心半个月,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 d"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双侧巴氏征(+).头MRI示左颞叶多个不规则类圆形异常肿块,大小约5.3 cm×3.7 cm,信号不均匀,T1呈混杂高或低信号,T2呈混杂略低信号,Flair呈混杂低等信号,周围见大面积水肿带,边缘模糊.左侧蝶骨嵴见类圆形略高信号影,大小约2.3 cm×2.7 cm,T1呈等或低信号,T2呈混杂略高信号灶,Flair呈等高信号,与硬脑膜相贴.  相似文献   
42.
神经内镜辅助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IJ缶床常见病,以往多采用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由于手术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因此,术中可损伤脑组织引起颅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同时由于不能将血肿腔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完全清除,从而术后复发率较高。利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彻底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三维DSA在动脉瘤手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维DSA(3 dimension DSA, 3D DSA)在动脉瘤的诊断上明显优于二维DSA已成定论.有报道,三维DSA在发现动脉瘤的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的关系,动脉瘤囊内有无穿支等方面较二维DSA有明显的优越性[1].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还发现三维DSA在指导动脉瘤的手术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4.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是颅内常见的动静脉瘘,手术治疗难度很大.目前认为,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TCCF治疗的首选方法.我院自1997年至今,采用血管内栓塞的方法治疗TCCF患者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总结单侧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 对 115例垂体腺瘤病人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 ,其中垂体微腺瘤 7例 ,大腺瘤 79例 ,巨大腺瘤 2 9例 (其中累及海绵窦者 6例 ,肿瘤卒中 2例 )。结果  10 0例肿瘤获全切 ,目前4例复发 ,其中 3例二次手术 ,10例大部切除 ,5例部分切除。所有病人术后内分泌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尿崩症 15例 ,经治疗出院时均恢复正常 ,1例术后单眼视力较术前明显下降 ,脑脊液鼻漏 2例 ,术后嗅觉丧失 2例。结论 此入路有手术距离缩短、损伤小、省时、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开颅术中额叶牵拉的压力对颅内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2 0例。年龄 2 5至 5 4岁 ,平均 34 5岁。病程4个月至 2年 ,平均 14 3月。其中颅咽管瘤占 16例 ,垂体瘤 9例 ,鞍结节脑膜瘤 7例。有内分泌改变者 19例 ,视功能障碍者 2 4例 ,CT和MRI扫描明确诊断。肿瘤直经 1 5~ 3 7cm ,平均 2 8cm ,脑室系统无扩大改变。术前腰穿脑压 8 4~ 11 3mmHg ,平均10 9± 2 0 8mmHg。方法 :首先腰穿蛛网膜下腔置管测颅压。全麻平卧 ,冠状切口右额开颅。骨窗平均 5cm× 6cm。额极牵拉上抬距眶板最大距离平均 2 3cm。将压力传感器固定于脑压板…  相似文献   
47.
上海嘉定地区社区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嘉定区5家样本社区医院门诊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采集样本社区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电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和性别对高血压的影响、联合用药情况。结果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5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张数占采集到的门诊总处方张数的25.28%,其中CCB、ARB和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占全部抗高血压药物处方量的17.04%,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上海嘉定地区样本社区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单药治疗以CCB和ARB为主,仅少部分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不合理。  相似文献   
48.
后颅窝手术中脑压板牵拉力对脑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后颅窝手术中,为了避免脑干及听神经的损害,提高手术效果,自1995年1月对14例患者我们在后颅窝手术中用颅内压监测仪(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PM)测定牵拉小脑的拉力,同时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ianstem auditoryevoked porential,BAEP)监测脑干及听神经功能,从而找出一个对脑干及听神经影响最小的最佳牵拉小脑的拉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传统超声显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21例作为超声监测组,手术中于开颅后应用传统超声凸阵探头置脑皮层表面观察颅内肿瘤,确定肿瘤位置、描述肿瘤特征并测量肿瘤体积,协助术者选择手术入路及确定切除范围;术后关颅前即刻查寻有否残余病灶并协助监测再次切除。随机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术中不应用超声监测。随访术后疗效并比较二组致残率。结果超声在手术中对肿瘤位置及物理性质的判断与手术所见一致,肿瘤体积测量与术前CT测值比较无差异,监测组21例颅内肿瘤在超声监测协助下顺利切除,监测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传统超声显像技术在颅内肿瘤手术中应用有助于术者深入认识病变、选择最佳入路、有效切除病变,降低术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统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集到的159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报告人职业及科室分布、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41岁的中老年人发生ADR的例数较多,有106例(66.66%);静脉给药发生ADR的例数最多,有142例(89.31%);医师上报的ADR最多,有123例(77.36%);所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有102例(64.15%);所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97例(61.01%)。结论:ADR的发生原因各异,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