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5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1405篇
内科学   377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1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1775篇
预防医学   676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688篇
  6篇
中国医学   654篇
肿瘤学   18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261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多在中年期后发病。由于其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因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脑梗塞一旦发生 ,重点是治疗和预防再发。急性脑梗塞治疗的目标是挽救梗死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或半影区 (penumbra) ,为此 ,临床上采用扩容、抗凝、溶栓、钙通道阻滞剂、NMDAR拮抗剂、抑制性氨基酸和自由基清除剂等方法试图增加半暗带的血液供应 ,或保护神经组织 ,减轻神经组织损伤 ,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单独达到目的。传统的预防脑梗塞再发的方法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 (如用肠溶阿斯匹林 )和防治危…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抑郁症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508例抑郁症患者使用赛乐特、氯丙米嗪、氯氮平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作用量表(TESS)、疗效量表(EI)分析疗效、副作用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三周显效率达87%,疗效指数EI为(2.05±0.79),未发生严重副作用.结论联合治疗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估在疫情期间,基层医务人员的个人心理状况并对基层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2—4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点,选取30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为调查组,并以1∶2的比例选择未参加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为对照组,以焦虑自评量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及匹兹堡睡眠量表为调查工具,调查比较医务人员的相关心理状况及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在焦虑评分上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应激反应上,无论是单方面还是总得分,研究组得分都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睡眠质量上,研究组总得分也高于对照组,其中在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疫情情况下,参与疫情防控的基层医务人员更易产生焦虑,且更易产生应激反应,同时其睡眠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4.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粘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观察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粘膜保护作用。与生理盐水组对照,预防性静脉给予1万U SOD能显著降低粘膜损伤指数以及肠粘连和狭窄的发生率。但是,腹腔注射与灌肠相同剂量的SOD与各自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别。SOD的粘膜保护作用呈剂量效应。测定结肠粘膜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髓化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过氧化脂质含量,提示SOD的保护作用机理是减少炎症过程中的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后的心、肾功能及肾脏病理改变。方法在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术后1,6,24,48h检测心率、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鼠尾动脉压等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6h、12h、24h、2d、3d、4d、5d、7d检测血肌酐、尿素氮、24h尿量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但至术后48h可完全代偿。术后血肌酐、尿素氮、尿NAG酶升高,肾脏瘀血并见大量管型;术后第3天,肾脏恢复正常结构;术后第4天,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5天,尿NAG酶恢复正常。所有动物均存活。结论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可因回心血量急骤减少和双肾瘀血而影响心、肾功能。但心功能术后48h即可完全代偿。肾功能术后第5天即可完全代偿。建议当腹膜后肿瘤侵及肾静脉以上段下腔静脉时,可在切除肿瘤及累及下腔静脉段后,直接结扎下腔静脉残端,不必附加切除右肾。术后早期应注意经上肢浅静脉补充液体以增加回心血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为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ra,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部分或全长cDNA序列。同时验证用针对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是否可以得到相应蛋白对应的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兔抗鼠TGF—β1血清,对Sj尾蚴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后,将大于500bp的克隆进行复筛,对复筛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对大约10^6个噬菌斑进行了初筛。共获得7个阳性克隆;经过PCR扩增后,其中有4个克隆大于500bp,复筛获得3个持续阳性克隆;对测序后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到的三个克隆均与日本血吸虫辅酶Q10氧化还原酶(SjCHGC)基因具有高的同源性(Bhata分值都大于200)。结论SjCHGC蛋白与兔抗鼠TGF—β1抗体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用抗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得到相应蛋白的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一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7.
选用一组抗人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探针,依靠间接免疫荧光技术、Ap-AAP桥联酶标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杂交手段.对111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进行了免疫分型研究。本研究所观察到的T-ALL细胞表型绝大多数反映着正常胸腺细胞分化发育阶段或某些少见类型细胞的表型特征,亦有少数病例则无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应的表型,表明T-ALL细胞的高度异质性。对T-ALL表型的研究为今后深入探讨胸腺内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以及T-ALL发生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8.
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干预治疗中的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干预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用单因素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评定 1 6 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女患者早期干预治疗中依从性与其相关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完全依从 1 1 3例 ( 6 8.1 % ) ;部分依从 37例( 2 2 .3% ) ;不依从 1 6例 ( 9.6 %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影响依从性的最重要因素为 :药物副反应、医护态度、BPRS总分、家庭态度及条件。结论 减少药物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125Ⅰ粒子植入在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40例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术后3个月完善CT检查,以评价近期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和无效组(疾病进展和病情稳定)。通过电话随访和电子病历查询,记录患者死亡情况和生存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分别评价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40例患者中,有效组16例,无效组2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100%靶体积受照剂量(OR=0.944,95%CI:0.898~0.992,P=0.023)为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最终患者死亡25例,生存10例,失访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最长径(HR=1.310,95%CI:1.010~1.698,P=0.042)为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患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有改善,术后100%靶体积受照剂量为近...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 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uto-PBSCT) on the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al and soli d tumors. Methods Fifty-one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in this auto-PBSCT study, in which several p otentially important parameters were studied including the optimal time for stem cell co llection, the dose of stem cell reinfusion, the time of hematopoietic reconsti tution, the 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 and overall survival (OS), complication s related to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tenance chemotherapy after auto-PBSCT. Results After APBSCT, 3-year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of NHL were 83.3%; those of AM L were 74.7%; those of MM were 37.9% and 19%; those of ALL were 40% and 0% res pectively.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was greatly promoted by granulocyte col 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The mean time for patients’ neutrophil to reco ver up to >0.5×10(9) /L after APBSCT was 11.14 days in the group of the patien ts receiving G-CSF in contrast to 17.6 days in the group receiving no G-CS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transplantation were fever, liver dysfunction and hypokalaemia, which were curable. No death was due to transplantation related complications.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auto-PBSCT i s a very important therapeutic option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 is in the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and solid tumors, especially in the patien ts with AML and NH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