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6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肢体创伤后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过程中肌纤维自身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对肌内炎症的影响。方法取野生C57BL/6小鼠(野生小鼠组)、肌纤维条件性TGF-β受体Ⅱ敲除小鼠(敲除小鼠组)各16只。肌毒素腓肠肌内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肌损伤。比较两组小鼠在注射后0、4、7、10 d肌内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2、17等的渗出差异。取新生野生小鼠和敲除小鼠各2只,体外培养原代成肌细胞,分别分为两组:干扰素组(γ-干扰素处理)和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溶剂)。比较两组肌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H-2Kb蛋白、H2-Ea蛋白、Toll样受体(TLR)3蛋白、TLR7蛋白表达差异,以及野生小鼠和敲除小鼠干扰素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肌毒素注射后4、7 d,敲除小鼠组肌组织内单核-巨噬细胞比例(75.73%±3.62%、45.27%±2.32%)、巨噬细胞比例(38.67%±2.76%、24.87%±2.19%)、M1型巨噬细胞比例(43.21%±0.11%、30.43%±2.19%)、CD4+T细胞比例(20.13%±1.62%、5.67%±0.32%)显著高于野生小鼠组(58.52%±2.43%、29.21%±2.45%,20.63%±2.32%、16.23%±1.25%,24.98%±0.35%、14.23%±1.69%,10.70%±0.43%、2.50%±0.45%),且以Th1和Th17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组IL-6、MCP-1、MIP-1α、H-2Kb蛋白、H2-Ea蛋白、TLR3蛋白显著上调,且敲除小鼠干扰素组上调较野生小鼠干扰素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源TGF-β信号缺失影响肌纤维免疫行为的调节,使肌内炎症加剧,肌细胞修复延迟。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91~1995年,采用经验方除风益损解毒汤加西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75例,并与同期单纯用西药治疗的75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75例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最小者4岁,最大者87岁,平均64.5岁;白内障...  相似文献   
13.
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功能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Kemp发现了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随后OAE被推荐用于新生儿听功能筛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l)OAE源于耳蜗的主动释能机制,能反映外毛细胞和/或其周围结构的机械功能状态;(2)OAE测试具有快速、无创、灵敏、客观等优点.1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1.1 新生儿TEOAE测试1.1.1 记录方法 最初的记录设备为各实验室自行制备,由耳机、传声器等连接一台信息处理仪组成.1988年,Kemp等设计出ILO—88型耳动态分析仪,由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 48例病人于入院初、诱导和维持治疗后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肝脏功能测定和血常规检查 ,确诊后予更昔洛韦诱导和维持治疗。结果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肝脏、肺脏、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 ,2 0 8%合并先天性畸形 ;经对症和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 9例黄疸消退 ( 3 9/4 3 ,90 7%) ,17例 ( 17/3 2 ,5 1 1%)肝脏肿大 ,11例 ( 11/2 9,3 1 9%)脾脏肿大回缩至正常 ,83 3 %的患者CMV -IgM转阴 ,ALT、AST、γ -GT、T -Bili和D -Bili明显降低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骨髓抑制不明显 ,各阶段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改变不明显 ,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侵犯多个脏器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嘱制度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护理组长跟随医生查房和从护理专业角度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开出护嘱并督促实施跟踪。对照组则依据传统由医生开出医嘱转录入护理医嘱机械地实施护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2组护理质量效果评价,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嘱制定和落实是护理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one library、OVID、SciVerse 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14年6月.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提取手术(S)、放疗(R)、手术+放疗(SR)三种治疗方法的5年观测指标(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27篇文献,1886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放疗组与单独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5年局部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组与单独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手术组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放疗相比单独手术或放疗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和5年局部控制率,手术比放疗更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鄂东医疗集团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围手术期肠外营养药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肠外营养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行剖宫产术围手术期使用肠外营养药高龄产妇的临床病历,对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并分析其临床用药合理性。结果 2016—2018年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围手术期人均药品费用和肠外营养药的费用均逐年下降,但肠外营养药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逐年上升,共涉及10种肠外营养药。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V)的DDDs位于前3位,临床选择性较高;大多数药物的DUI接近于1.0,说明用药基本合理,但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和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DUI>1.0,可能存在超剂量用药。氨基酸注射液(5%)的DDC最大,患者经济负担较重;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围手术期存在肠外营养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无适应症用药、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维生素类药物用药不规范等,其中以无适应症用药最常见。结论 鄂东医疗集团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围手术期肠外营养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继续加强规范化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心绞痛改善情况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4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脂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下移1 mm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T段下移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平板运动试验项目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MDA和SOD水平与各自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6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电图平板试验、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品导致成人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不良反应(ADR)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8年黄石市中心医院、黄石市普爱医院、黄石市中医医院和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271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成人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干预措施及预后情况,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合并基础疾病、联合用药、头孢菌素类药物名称及累积用药时间等相关因素,数据采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凝血功能异常例数占总ADR的例数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从16.06%上升至22.76%;共涉及12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排序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美唑和头孢曲松。合并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联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及累积用药>5 d是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成人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经停药、对症干预等措施后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未出现大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合并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应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与出血倾向,预防致死性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的突变体片段Mfn2-1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已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v-Mfn2-1A感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利用细胞计数、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Mfn2-1A对信号通路Mek-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重组腺病毒Adv-Mfn2-1A感染平滑肌细胞能正常表达相应蛋白;转染Adv-Mfn2-1A后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P<0.05),第3天开始效果明显;Adv-Mfn2-1A较Adv-Mfn2作用效果更显著(P<0.05);转染Adv-Mfn2-1A和Adv-Mfn2后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转染Mfn2-1A后阻滞在G0/G1期细胞达到(77.74±3.67)%;Mfn2-1A可降低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效果比Mfn2更明显(P<0.05)。结论:Mfn2基因突变体片段1A可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其机制与抑制Mek-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