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77年1月至1978年5月,我省7个县、市先后成批发生不明原因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共698例。在同一时期,国内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报告,均认为系一种不明原因的流行病,推测病毒致病可能性大。现将我省调查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2.
某县医院门诊中神经症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县综合医院门诊1,401名病人的神经症进行筛选及诊断评定。探讨基层医院各科中,神经症的频率、类型、医师诊断的准确性及处理方式。结果表明神经症在县医院门诊中为一常见病(就诊率9.5%),各科均可见到,而大多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造成病情迁延。提出为做好神经症的一级防治工作,应积极开展对综合医院医师进行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社会干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社会干预华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研究所李洁向孟泽一、问题的由来自本世纪70年代始,Lef&Wing(1971年)[1]、Hogarty等(1984年)[2]人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即使维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仍有30-40%...  相似文献   
24.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太平乡敬老院收住无人照管的精神病患者8人,占该院收住人数的14.8%。其中精神分裂症3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该院开放管理,发挥其他休养员的互助、互帮作用提高了患者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质量。患者感到满意不再外出流浪,且通过参与劳动生产及各种社会活动锻炼了患者的生活及社会技能,促进了他们的精神康复。作者认为患者所处环境的和谐气氛,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会人群的理解、接纳以及患者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满意感皆对其精神康复有着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城乡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作者采用Oliver的生活质量概况表(LQOL)对成都市城、乡两个社区73例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城市患者在工作或劳动、居住状况及法律安全方面的主观满意度低于农村(P<0.05~0.005)。患者生活质量中经济状况的主、客观指标呈“分离现象”;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城乡社区患者总体生活评价的因素有所不同。教育公众不歧视、理解并接纳患者以及教育患者家属改变对患者的不良态度仍将是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6.
城乡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作者对居住于成都市城、乡两个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照者的总体客观负担高于城市,且在经济,日 常活动以及 健康方面的铀担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27.
新津县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津县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冉茂盛向孟泽李胜先单友荷黄明生段诚凤李斯干刘宗仁万云为探讨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我们于1994年10月对四川省新津县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1.资料和方法:我们于1994年10月对四川...  相似文献   
28.
四川省盐源县沿海乡蒙古族精神卫生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盐源县沿海乡蒙古族精神卫生的跨文化研究冉茂盛向孟泽单友荷刘波万云为探讨具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四川省盐源县蒙古族(当地称摩梭族)精神卫生状况,及文化因素对精神卫生的影响,1990年5月我们对该民族进行了精神卫生跨文化调查。一、对象和方法采用整群抽...  相似文献   
29.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英国Oliver编制的生活质量概况表,对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科49例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均参加劳动,家庭关系较好.主观生活满意度以"一般"居多,对工作、劳动、家庭关系满意度则较低.对医护人员态度及住院环境评价较高的患者(4.75±1.07)对检查当日的生活感受评分非常显著地高于评价低的患者(3.45±1.02)(P<0.001).患者对检查当日的生活感受及对总体生活的评价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的焦虑忧郁(r=-0.382,r=-0.378,均P<0.01)、敌对猜疑因子分(r=-0.491,P<0.001;r=-0.287,P<0.05)呈负相关.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以行为毒性[有症状者30例(61.2%),1.98±2.07]最常见.多因素分析表明,医护人员态度及住院环境总分(β=0.461,P=0.01)、负性情感(β=-0.338,P<0.05)是影响患者总体生活评价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主观满意度以一般为多,对家庭成员的关心要求较高.良好的医护人员态度及住院环境,积极治疗精神病,减轻药物副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