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bcl-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检测61例人胶质瘤组织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bcl-2蛋白和bcl-2 mRNA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55例(87.0%)表达bcl-2蛋白,原位杂交显示58例(92.8%)表达bcl-2 mRNA,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bcl-2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蛋白质水平,且bcl-2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系,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仅4例表达bcl-2蛋白,6例表达bcl-2 mRNA(均P〈0.01). 结论 恶性胶质瘤细胞中普遍存在bcl-2基因的高表达,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临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bcl-2基因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脑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脑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TSGF)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脑肿瘤患者血清标本,使血清中TSGF与显色剂显色反应,测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求出TSGF含量,并设健康组作对照。结果 88例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72.3±10.1)高于健康对照组(50.4±8.5),P<0.05。其中恶性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82.3±8.7)显著高于良性脑肿瘤患者TSGF含量(58.7±8.4),P<0.01。48例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血清TSGF含量(58.9±9.3)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TSGF含量变化与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TSGF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恶性度评估、预后预测和脑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预示恶性脑肿瘤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应用神经内镜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其中症状完全消失19例,减轻2例;3例术后出现发热,给予对症治疗后消失,其他病例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开窗术是治疗透明隔囊肿理想的手术方法,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治疗儿童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前中颅窝底各类颅底沟通肿瘤的患儿中选取7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行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单纯的扩大前颅窝底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肿瘤切除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肿瘤切除率85.7%(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20/35)(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60.27±7.62)患儿的 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3.58±5.39)P<0.05,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5.7%(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6/35)(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11.4%(4/3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7/35)P<0.05。结论额下入路联合面部鼻侧切开手术对于儿童前中颅窝底各类颅底沟通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最大范围地切除颅底肿瘤,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癫痫手术治疗患者头颅影像学、脑电图等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老年癫痫患者156例在手术前进行头颅影像学、脑电图资料检查,跟踪随访2年,分析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4 h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结果显示局灶性棘(尖)慢波、尖波、棘波的患者预后显著优于双侧广泛性痫样波(χ2=7.81,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局灶性结构性异常患者预后显著优于海马萎缩和颞叶软化灶(χ2=9.17,P<0.05);不同手术部位预后有显著性差异(χ2=8.23,P<0.05);不同组织病理学特征预后有显著性差异(χ2=11.21,P<0.05),组织病理学无异常预后显著优于其他类型(P<0.05)。结论局灶性棘(尖)慢波、尖波、棘波、局灶性结构性异常、组织病理学无异常的老年癫痫手术治疗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sy drugs,AEDs)对癫痫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以及多维生素补充疗法对癫痫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癫痫发作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依据服药种类,将105例患者分为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MZ)组25例、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组23例,苯妥英钠(phenytoin,PHT)组30例、托吡酯(topiramate,TPM)组12例,拉莫三嗪(lamotrigine,LTG)组15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未口服AEDs的癫痫患者30例为癫痫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Hcy、叶酸(folacin,Fol)、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B12)水平测定,比较各AEDs药物组与健康对照组、癫痫对照组患者间各指标的差异;从HHcy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进行叶酸和VitB12补充治疗,随访观察6月,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6月的Hcy、Fol及VitB12水平;比较维生素辅助治疗患者和单一AEDs治疗患者间癫痫发作改善情况。结果:CMZ组、PHT组、TPM组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癫痫对照组(FHcy=31.581,P=0.000),VPA组、LTG组Hcy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和癫痫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077,P=0.782);癫痫对照组、VPA组、LTG组发生HHcy症患者均为2例,分别占6.67%、8.70%和13.33%,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CMZ组、PHT组、TPM组HHcy患者分别为20例(占80.00%)、20例(占66.67%)、8例(占66.67),发生比例均高于癫痫对照组(χ2=30.556,P=0.000);30例接受AEDs药物治疗的HHcy患者服用维生素干预后不同时间点Hcy、Fol和VitB12水平有统计学差异(FHcy=482.541,P=0.000;FFol=48.123,P=0.000;FVitB12=26.286,P=0.000),服药后血浆Hcy明显下降,Fol和VitB12则明显升高;给予维生素干预治疗的30例HHcy患者中,12例完全控制癫痫的发作,13例显效,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33%,1例无效,1例恶化;仅给予AEDs治疗的22例患者中,7例完全控制发作,9例显效,3例有效,总有效率84.34%,2例无效,1例恶化,2组间疗效经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6,P=0.001)。结论:服用AEDs可引起HHcy,维生素补充疗法可有效减低癫痫患者Hcy水平,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7.
髓母细胞瘤组织bcl-XL mRNA和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bcl-XL基因在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对41例儿童髓母细胞瘤(其中复发性肿瘤11例)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Bcl-XL蛋白和bcl-XL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90.2%(37/41)表达Bcl-XL蛋白;原位杂交显示95.1%(39/41)表达bcl-XL mRNA。两者呈正相关。正常人脑组织Bcl-XL表达水平和强度显著低于髓母细胞瘤(P〈0.01)。复发性肿瘤Bel-XL表达水平和强度显著高于非复发肿瘤(P〈0.01),且98%复发性肿瘤在首次治疗时均有肿瘤在第四脑室底浸润。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bcl-XL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cl-XL表达水平和强度和首次发病时肿瘤在第四脑室底的浸润是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与胶质瘤细胞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脑胶质瘤和7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观察并分析各病理等级中两者表达的阳性率和标记指数。结果 脑胶质瘤组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60、9%(28/46),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组的14.3%(1/7)(P〈0、05)。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cyclin D1的阳性率明显升高,在高、低恶性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4.2%vs45.5%,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cyclin D1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576,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D1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病理学分级关系密切,可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恶性转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在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行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明显与内镜治疗相关的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随访4个月~2 a,未见复发。复查头颅MR I,4例脑室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1例变化不明显。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非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亚低温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亚低温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 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对照组。亚低温组 33例 ,均于术后 2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 ,持续 38~ 72h ,肛温维持在35 .0~ 35 .5℃。对照组 32例 ,体温维持在 37.0~ 37.5℃。 2组其他治疗相同。监测降温期间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颅内压、血糖、血电解质和血气。 2组患者均于术后 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高颅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下降 (P<0 .0 5 ) ;无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明显降低 ,预后显著改善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适时恰当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 ,可降低术后病死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