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才金华  张国安  刘赟 《人民军医》2002,45(12):745-746
1 病例报告患者 3 0岁 ,停经 40周 ,因阵发性腹痛 5h入院。查体心肺正常 ,肝、脾肋下未触及 ;宫高 3 9cm ,腹围 110cm ,胎心音 140 /min ,胎位LOA ,胎头浮 ;B超示双顶径 94mm ,估计胎儿 45 0 0g ,初步诊断妊娠 40周、孕 4产 2 ,先兆临产。立即给蓖麻油全量口服试产 ,8h后宫缩仍不规律 ,先露下降缓慢 ,故于宫颈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 5 0 μg ,2 5h后宫口开全 ,但先露下降缓慢。 1 5h后先露降至坐骨棘下 1 5cm ,因第二产程延长 ,经推压宫底使胎头娩出 ,脐绕颈 1周但较松 ,前肩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 ,不能娩出 ,试用几种…  相似文献   
102.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和肝脏c-fos 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小鼠脑和肝组织c fos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暴露于 5 0Hz、0 .2mT及 5 0Hz、6 .0mT的电磁场中 ,持续 2周或 4周 ;采用竞争性RT PCR方法检测小鼠脑和肝脏c fosmRNA水平。结果  5 0Hz、0 .2mT及 5 0Hz、6 .0mT电磁场暴露 2周后 ,小鼠脑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78± 0 .0 0 76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0 92± 0 .0 0 4 2 )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 0 .0 0 12± 0 .0 0 0 5 )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17± 0 .0 0 5 5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4 8± 0 .0 16 2 )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0 .0 0 0 5± 0 .0 0 0 5 )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0 .2mT和 6 .0mT电磁场暴露4周后 ,小鼠脑组织c fosmRNA的水平上升为 ( 0 .0 10 0± 0 .0 0 5 4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98±0 .0 0 79)amol 12 0ngcDNA ,与对照组 [( 0 .0 0 15± 0 .0 0 0 8)amol 12 0ngcDNA]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组织c fosmRNA的水平分别上升为 ( 0 .0 173± 0 .0 12 2 )amol 12 0ngcDNA和 ( 0 .0 133±0 .0 0 90 )amol 12 0ngcDNA ,而对照组无表达。结论  5 0Hz电磁  相似文献   
103.
极低频电磁场对小鼠脑和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小鼠脑和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小鼠经 5 0Hz、0 .2mT或 5 0Hz、6 .0mT电磁场暴露 2周 ,采用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0 .2mT和 6 .0mT电磁场暴露后 ,脑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5 .6 0±1.4 7) %和 ( 4 .73± 0 .4 8) % ,与对照组 [( 2 .90± 0 .75 ) %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肝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4 .19± 2 .0 8) %和 ( 3.38± 0 .6 5 ) % ,与对照组 [( 1.84± 0 .76 ) % ]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5 )。脑细胞G0 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 80 .2 1± 1.6 8) %和 ( 79.5 4± 0 .5 6 ) % ,肝细胞G0 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 79.4 2± 1.80 ) %和 ( 80 .4 7± 1.79) % ,与对照组 [分别为 ( 76 .85± 0 .83) %、( 73.36±3.10 ) % ]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与此同时 ,S期和G2 +M期的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可能诱发小鼠脑和肝细胞周期改变 ,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及方法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2例中度楔状缺损患者183名,楔状缺损深度1-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无牙髓炎症状。将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3M玻璃离子充填组;B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C组3M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随访3-12个月。结果:C组修复成功率86.33%,高于A组77.69%及B组74.44%。C组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和降低充填体裂隙率及保持充填体的完整性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石斛合剂(DC)对老年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的影响,探讨石斛合剂治疗衰老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老年Wistar雌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C低剂量组、DC高剂量组、二甲双胍对照组,检测0.5、2.5 h血清GLP-1,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GLP-1.[结果] DC低剂量组0.5、2.5 h GLP-1的差值低于模型组(P<0.05),DC高剂量组差值显着高于模型组(P <0.01),小肠未发现GLP-1.[结论] 低剂量DC可能具有减缓GLP-1代谢的作用,高剂量DC可能具有促进0.5 h GLP-1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和针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5名经住院治疗并自愿参加研究的以SSRI类药物为基础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n=28),西药+电针组(n=29),西药+针刺组(n=28),并对其进行量表评估及随访观察其再入院天数。结果:抑郁症患者出院后一年内的再入院率为36.47%。Cox回归模型生存分析显示,患者的受教育年限(HR=0.82,P=0.006)、出院自知力评估(HR=0.85,P0.001)、出院药物副反应评估(HR=1.16,P0.001)、住院付费方式(HR=0.29,P=0.007)、家属婚姻状况(HR=0.09,P=0.004)、是否和家属住一起(HR=0.45,P=0.035)是影响患者再入院的有关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西药+针刺组的再入院风险只有西药组的0.19(95%CI=0.07-0.53,P=0.001),而西药+电针组的再入院风险只有西药组的0.13(95%CI=0.04-0.40,P0.001)。结论:以SSRI类药物治疗为主的抑郁症患者联合密集颅部电针刺激治疗或针刺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5 0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其痰液标本进行培养,观察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通过药敏分析调查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和耐药(PRSP)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5 06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有400例患儿检出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7.91%;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均≥85.00%;对氯霉素、头孢克洛和头孢呋辛较敏感,敏感率≥78.00%;同时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高度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0%,PRSP对β-内酰胺类、红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PS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SP的多药耐药率为90.63%,PSSP为5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考察中间普氏菌特异性卵黄抗体(IgY)对牙龈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组)、阴性对照组(P1组):造模、阳性对照组(P2组):造模+替硝唑溶液、IgY溶液治疗组(P3组):造模+中间普氏菌特异性IgY溶液、蛋黄粉治疗组(P4组):造模+含中间普氏菌特异性IgY的蛋黄粉。对造模大鼠采用丝线结扎下前牙牙颈部,植入中间普氏菌,辅以高糖潮湿饮食,30d后造成大鼠牙龈炎模型,开始用药,每日给药1次,用含药溶液冲洗或含药蛋黄粉涂抹大鼠下前牙牙周,分别于给药0d、5d、10d、15d测定大鼠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BOP)、血液白细胞计数(WBC)及体重(Weight)的变化,用药后15d对各组大鼠进行下前牙牙龈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检查局部组织炎症变化。结果:临床与血液观察指标显示治疗组(P2、P3、P4)与P1组比较,GI、PLI、BOP及WBC均有显著降低(P<0.05),体重呈增长趋势,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局部组织炎症表现较P1组为轻;P3、P4组与P2组比较,GI、PLI、BOP及WBC均有显著降低(P<0.05),体重增加显著(P<0.05),病理切片显示局部组织炎症表现较P2组为轻;P3组与P4组比较,GI、PLI、BOP及WBC均有显著降低(P<0.05),体重增加明显高于P4组(P<0.05)。结论:中间普氏菌特异性IgY两种制剂对牙龈炎均有治疗作用,溶液的治疗作用优于蛋黄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66例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在我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测量血浆BNP浓度,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6)和非心房颤动组(n=140),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差别,分析BNP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结果:与非心房颤动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大[(46.2±9.1)mm vs(41.2±6.8)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70.5±9.7)%vs(73.9±6.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LogB NP水平高于非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ogB NP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0.
银杏叶提取物降低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浓度葡萄糖可增加内皮细胞内反应性导其凋亡;银杏叶提取物可提高内皮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的活力,降低其凋亡率,可能与其通过抗氧化作用及下调泛素介导的胞浆内蛋白水解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