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9年后广元地区高二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阳性检出情况,为进一步分析震后PTSD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对存在PTSD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元地区地震重灾区和一般灾区的1 492名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调查PTSD发生率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广元地区高二学生PTSD阳性检出率为3.69%,男生和女生PTSD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vs. 5.82%,χ~2=12.47,P0.01),重灾区和一般灾区PTSD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9%vs. 2.84%,χ~2=4.27,P0.05);男生和女生PTS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1±9.01)分vs.(14.02±8.52)分,t=-6.43,P0.01];PTSD阳性者和非阳性者PS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52±7.53)分vs.(61.11±8.19)分,t=-5.36,P0.01]。结论汶川地震后9年,广元地区部分高二学生仍存在PTSD症状,创伤暴露程度、性别和社会支持可能与现患PTSD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te,CHP)固定后修复与不修复喙锁韧带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38例Allman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修复组20例应用CHP固定并修复喙锁韧带;不修复组18例CHP固定后不修复喙锁韧带。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5~27月,平均18.6月。按Karls-son疗效评定标准,修复组和不修复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5.0%、9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较不修复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锁关节脱位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喙锁韧带可不予以修复。  相似文献   
53.
刘璠 《世界中医药》2010,5(5):307-309
从高原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出发,论述体质因素对慢性高原病发病、性质、治疗、预防与康复的指导作用,为中医体质理论扩大了应用范围,也为慢性高原病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采用解剖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3 5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 ,按SchatzkerJ分型 ,Ⅴ型 12例、Ⅵ型 2 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 ,同时处理合并的半月板、交叉韧带、副韧带和血管损伤。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6~ 2 0个月 ,平均 12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为 3~ 5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Hohl评分法进行评定 ,优良率达 82 .9%。结论 :准确评估伤情 ,关节面的解剖复位 ,采用解剖钢板做坚强的内固定 ,正确处理合并伤 ,早期恰当的功能锻炼可提高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Ⅱ/Ⅲ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关节炎(OA)中髋臼侧解剖重建及髋臼假体外上方骨缺损的处理方法与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8例。病例纳入标准为Crowe Ⅱ/Ⅲ型成人DDH继发终末期骨关节炎,髋关节疼痛影响正常行走功能;排除标准为患髋有感染史、骨折史、手术史,以及患肢合并其他疾病。术前、术后对术侧髋关节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HHS),测量比较术前术后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垂直与水平距离。HHS评分、手术前后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及垂直距离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及假体松动,术前患肢平均短缩(2.6±0.7)cm,术后下肢平均延长(2.5±0.4) cm, HHS术前为(37±8)分(25~55分),术后末次随访(93±4)分(89~100分),术后HHS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5,P<0.05),优良率为100%。手术前后骨盆正位X线摄片髋关节旋转中心对比: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术前(36.7±6.1)mm,术后(13±4)m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5)。髋关节旋转中心水平距离术前(41±7)mm,术后(23±5)m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P<0.05)。 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Ⅱ/Ⅲ型成人DDH时,髋臼侧解剖重建,髋臼假体外上方骨缺损处骨泥植骨,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6.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自1998年5月~2004年3月,选用解剖型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固定方法,治疗各型胫骨平台骨折7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7.
李国栋  施红光  张亚峰  刘璠 《江苏医药》2012,38(24):2917-2919,3065
目的 通过动态增强磁共振测量大鼠股骨头和股骨近端骨髓的血流灌注功能,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采用6月龄雄性Wistar大鼠,利用1.5T全身磁共振系统,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采集股骨头和股骨近端骨髓的时间-信号强度数据,计算最大增强率和增强系数.结果 股骨头骨髓血流灌注的最大增强率和增强系数均明显小于股骨近端[(104.87±11.36)% vs.(140.42±17.17)%和(2.35±0.16)%/s vs.(3.81±0.17)%/s](P<0.01).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最初的快速洗入阶段后存在1个缓慢上升的曲线,而股骨近端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则是快速洗出曲线.结论 股骨头的骨髓血流灌注功能低于股骨近端,且两者骨髓血流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8.
背景:腰椎融合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然而传统的经后方或后外侧入路融合率较低,并发症较多,影响相邻脊柱节段的稳定性,破坏了脊柱的机械载荷分布。 目的: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行腰椎体间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6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行腰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其中峡部裂型腰椎滑脱24例、退变性腰椎滑脱16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18例和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10例。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9个月(10~60个月)。所有病例未发生内置物断裂、松动移位和椎间隙高度丧失等并发症,骨融合率为91%。依据日本JOA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26例,可5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90%。结果说明基于椎弓根置入内固定的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植骨融合可有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关键词: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腰椎退行性疾病;硬组织植入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改进的侧前方手术径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利用胸腰段的解剖关系,改进成"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入路行骨折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应用16例(改进径路组),并将11例经传统胸腹膜外入路(传统径路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总出血量、疗效等方面的差异,并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27例患者于术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获得6~2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改进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80.0±56.5)mL,总出血量平均为(450.0±273.1)mL,手术时间平均为(119.0±35.5)min;传统径路组从皮肤切口到完全显露椎体的出血量平均为(350.0±145.5)mL,总出血量平均为(900.1±421.3)mL,手术时间平均为(193.2±48.3)min,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Cobb角改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及神经功能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截瘫加重、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火现象,无假关节肜成和内固定失败. 结论改进的"L"形肌间隙经椎间孔径路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入路简捷,出血少.既能充分减压,又能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还可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胸腹膜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0.
经验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在老年患者可取得优良的远期效果,而在年轻、活动量大的人群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