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19篇
  10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31.
痛经丸中川楝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控制痛经丸中川楝子的质量,建立川楝子的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川楝子成分,固定相:硅胶G,流动相:苯-甲酸乙酯-甲酸(6:3.5:0.5),检测波长365nm。结果痛经丸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川楝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川楝子阴性对照溶液在相同位置无斑点。结论本法可用于川楝子药材及制剂的鉴别。  相似文献   
32.
我科于2011年8月将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方法应用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使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实用性.笔者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进行了手术患者感染目标性监测活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在研究手术患者感染的基本原因的基础上,查找新的感染原因、提出新的防范与改进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12345”工单办理的作风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依据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遵循PDCA原则,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影响工单办理作风满意度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活动前后满意度情况。结果:工单办理的作风满意度由53.68%提升至82.35%,活动前后差异显著;同时,圈员们对品管手法的运用、自信心等均较活动前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品管活动的实施,提高了工单办理的作风满意度,对工单办理工作有了标准化的作业要求,提高了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也增加了圈员们对品管手法知识的掌握,增强品管工具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性创伤在急诊室的急救护理过程.方法:对2010年7月28日南京发生的一起群体性爆炸案,快速启动应急预案,采用检伤分类、分区间救治、开通绿色通道,成立物资筹备组、做好离院患者的病情评估等急救措施.结果:在出现首例伤员至最后1名伤员急救耗时2 h 45 min,共救治伤员124例,无1例发生漏诊、延治的现象.结论:在群体性伤员的抢救过程中,完善的组织管理、充分的资源利用、有力的后期保障,能最大限度地抢救伤员生命,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5.
36.
我科于2011年8月将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方法应用于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使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实用性.笔者于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进行了手术患者感染目标性监测活动,运用CQI管理方法,在研究手术患者感染的基本原因基础上,制定新的防范与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6月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活动中所有手术患者资料,共200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48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由临床分离的一株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菌落突变株(SCVs)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和补偿试验,为预防和控制SCVs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从患儿脑瘤切除部位分泌的脓液中分离培养出一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及生化鉴定、药敏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特异性基因(nuc)和甲氧西林耐药相关基因(mecA)的测序以及补偿试验.结果 该菌株通过Vitek-2 Compact系统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该菌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特异性基因nuc和甲氧西林耐药相关基因mecA.菌落形态主要表现为菌落细小、生长缓慢、溶血圈不明显(24 h);凝固酶活性下降;触酶阳性;革兰染色为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抗药性;补偿试验鉴定该SCVs为CO2依赖型.结论 成功分离鉴定出一株甲氧西林耐药的CO2依赖型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为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SCVs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及其相关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对2018年2月—2019年1月全市30家基层医院口腔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及消毒灭菌质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后,制度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结果所调查的口腔科诊疗区域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都能按要求分开,布局合理,但均未对综合治疗机水路进行消毒,部分医生着装不规范,进行细菌性检测共采样392份,平均合格率为78.32%,其中拔牙钳、2%戊二醛消毒液、扩大针检测合格,手机、水源水、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喷枪出口水、手机出口水细菌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3.33%、80.00%、80.00%、78.89%、76.67%、51.42%、43.75%。结论加强基层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提高手卫生依从性,规范开展消毒灭菌监测,能有效提高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就诊安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内扎外剥加消痔灵内注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回顾本科室2011-2012年以来的Ⅱ~Ⅳ期混合痔手术病例6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病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内扎外剥加消痔灵内注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内扎外剥术治疗。结果:通过对2组病人在术后1、7、13天时的出血情况、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情况的观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扎外剥加消痔灵内注术治疗Ⅱ~Ⅳ期混合痔相对于单纯内扎外剥术出血量少、平均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