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 G抗-A(B)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预测及早期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96对O型孕妇及其新生儿,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孕妇与新生儿和新生儿生父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型、孕妇妊娠次数、产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产前血清Ig G抗-A(B)效价,新生儿HDN 3项试验等,分析孕妇产前血清Ig G抗-A(B)效价与HDN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896名O型孕妇中,Ig G抗-A(B)效价≥64者占50.33%(451/896);从首次妊娠到≥2次妊娠,孕妇Ig G抗-A(B)效价≥64者比例从34.52%(116/336)上升至77.78%(70/90)(P0.05);随着孕妇Ig G抗-A(B)效价从64升至256,其新生儿HDN发病率从6.15%(12/195)升高至70.59%(24/34),重度HDN比率从8.33%(1/12)上升至75%(18/24)(P0.05)。结论 O型孕妇随着其产前血清Ig G抗-A(B)效价升高,其HDN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升高;监测O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有助于预测HDN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麦角甾苷眼用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体外释放的情况。[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超滤离心法测其包封率,并对其粒径、电位、进行进一步考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其性质,采用透析法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中麦角甾苷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85.56 nm,Zeta 电位约为-20.97 mV,药物平均包封率为88.31 %,DSC 表明其理化性质稳定可靠,体外12 h 累计释放率62.46 %。[结论] 制备的麦角甾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较高,粒径小且分布均匀,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3.
DKK-1是DKK家族的一员,为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它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来调控细胞内的信号传导,进而来决定细胞的分化、增殖、生存、凋亡、迁移等特性,在肿瘤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KK-1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Dickkopf-1(DKK-1)自身抗体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RT-PCR方法获得DKK-1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DKK-1,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蛋白,SDS 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鉴定,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38名键康志愿者和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 DKK-1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DKK-1自身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34.0%,特异性为84.2%;DKK-1自身抗体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无远处转移存在相关性(P=0.006);DKK-1自身抗体和肿瘤标志物痛胚抗原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与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鳞状细胞癌抗原进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该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DKK 1.并建立检测DKK-1自身抗体的ELISA方法.DKK-1自身抗体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中一种有用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75.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定量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肺静脉和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监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0例良性肺疾病者(对照组)、健康志愿者10位.经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循环肿瘤细胞(CTCs)标本后,行CK-FITC、CD45PE荧光抗体标记,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25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例),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例)的水平(P<0.05);Ⅰ期13例中外周血CTCs阳性3例(23.0%),肺静脉血CTCs阳性8例(61.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CTCs水平的定量检测是较为敏感的肿瘤进展、治疗反应和预后预测的评价指标;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CT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芍药苷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测定芍药苷在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结果]芍药苷在pH=9.0条件下,高于60℃在3h完全降解,在酸性条件下不降解。[结论]芍药苷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降解加速。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38例置入导尿管前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的需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段(≤2d.3~7d、8—13d、≥14d)抽取中段尿标本作细菌培养,并对其产生的尿路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有40例发生尿路感染,导尿管留置≤2d、3~7d、8~13d、≥14d以上细菌检出率分别为6.76%、27.44%、50.97%、100.00%,表明留置尿管时间越长,则尿路逆行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留置导尿时间长短与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缩短留置导尿时间是有效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表现与全面、精心的护理体会。结果及时恰当的治疗与护理,明显地提高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83.7%),减少了病死率(9.3%)。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全面护理,及时治疗是降低急性脑出血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2例(109髋)ARCOⅥ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以Harris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术前(P〈0.05).另外,患者术后未发生肢体短缩、畸形、感染、肺栓塞、下肢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假体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小切口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能够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0.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正确认识和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整合素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异常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整合素α5、β1(integrinα5、β1)与细胞外基质(ECM)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119例NSCLC组织中整合素α5、β1及Ⅳ型胶原、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细胞黏合素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特别是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Ⅳ型胶原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O.01),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俨〈0.01),而整合素α5和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且整合素o5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1)。整合素α55表达与整合素β1表达呈正相关而与Ⅳ型胶原表达呈负相关。Ⅳ型胶原在分期较早和分化较好时表达率较高,整合素α5和β1则相反。结论整合素α5和β1的高表达与ECM蛋白的低表达明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及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整合素α5与Ⅳ型胶原可能可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