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对7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和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 fraction radiotherapy,CFRT)的112例75岁以上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近期有效率,1、2年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毒副反应。结果:3DCRT组、CFRT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6.5%和68.8%,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1%和53.3%。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6.3%和24.4%,1年生存率分别为79.1%和64.4%,2年生存率分别为49.3%和28.9%。治疗毒副反应相似。结论:75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放疗,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2.
白鲜皮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娟  王福刚  刘克  齐永秀  高允生 《中成药》2011,(9):1469-1472
目的 建立白鲜皮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白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HPLC分析,色谱条件为依利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8 nm,体积流量1.0 mL/min,室温.以白鲜碱为参照峰.结果 13批不同产地的白鲜皮药材检出11个共有峰,不同批次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以上,但相对峰面积有明显差异.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白鲜皮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3.
320排CT心电编辑功能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20排螺旋CT心电编辑功能在冠心病冠脉支架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320排螺旋CT对14例有冠心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患者行冠脉血管成像,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心电编辑软件对原始心电图进行编辑并重建,比较心电编辑前后重建的冠脉内支架显像质量.结果 14例患者冠脉内支架图像在心电编辑前图像模糊、出现伪影或分支血管缺失,其中编辑前诊断狭窄10例,1例无法显示冠脉支架及其远端分支而不能判断,仅3例诊断为支架通畅;心电编辑后冠脉内支架图像质量较前明显提高,诊断支架再狭窄4例,10例支架通畅;其中1例无法显示支架结构的病例支架近端狭窄.心电编辑前血管评分总均值为2.14±0.86,编辑后评分总均值为3.07±0.73,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P<0.001).结论 320排CT回顾性心电门控结合心电编辑技术能明显减轻或消除心律不齐及支架摆动、伪影而造成的图像失真,清楚显示支架形态及远端分支血管的变化,提高冠脉内支架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64.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药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与相关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药的特色体现较少等不足,经改革探索,优化调整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5.
刘克 《健康》2013,(8):73-74
豆腐和肉一样,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所以容易在通风不良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滋生细菌,而使豆腐变得黏黏的。若菌种是纯的,则不必担心其安全性。如豆腐乳加工厂用的菌种,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水解蛋白质,析出氨基酸,得到更有利于人体吸收的营养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VEGF在实验性心肌梗塞中促血管生成的形态学依据和作用机理。方法:结扎30只家兔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造成实验性心肌梗塞。15支兔作为实验组,在梗塞区内注射VEGF;其余15只兔作为对照组,仅作前降支单纯性结扎。两组动物分别于结扎后1,2,4周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观察梗塞区血管的生成与重建及相关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梗塞区内,可见许多呈岛状存活的心肌组织,对照组则极为少见。术后2周为血管形成的高峰期,实验组梗塞区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极为显著性差异(血管密度实验组为24.19±0.77条/4×10倍,对照组为1.01±0.21条/4×10倍)。结论:VEGF对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后的血管形成及心肌组织存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MRA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用三维动态MRA无创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MRA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眩晕者共76例,均行MRA椎动脉检查。结果测量出椎动脉正常值,左侧为(4.1±0.79)mm,右侧为(3.2±0.83)mm。根据MRA表现将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分为3型Ⅰ型(椎动脉受压型),Ⅱ型(椎动脉硬化型),Ⅲ型(椎动脉畸形型)。通过椎动脉MRA成像特点能够对受累椎动脉作出精确、定性诊断。对5例椎动脉Ⅰ型患者行椎动脉松解术后,MRA显示椎动脉的上述改变已改善或消失,疗效优良。结论MRA是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一重要筛检诊断工具,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8.
机械性TMR与激光TMR的形态学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机械性TMR与激光TMR对心肌管道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的影响,探讨最佳的TMR方法。方法:采用高速空心钻头和CO2激光在家兔左室壁进行打孔,形成透室壁性心肌管道。动物于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利用组织切片染色法,分别观察机械性和激光心肌管道内形态结构及其变化。结果:机械钻孔形成的心肌管道不存在任何热损伤的迹象,而激光形成的心肌管道存在着严重的热损伤;数周后机械管道内新生血管的数量和密度明显高于激光管道,P<0.01;6-8周后,机械管道残迹的纤维化直径明显小于激光管道,P<0.0001。结论:①机械性TMR和激光TMR在心肌管道的热损伤、血管生成及纤维化方面均存在着非常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②应用机械钻孔的方式进行TMR明显优于激光心肌打孔。  相似文献   
69.
我院收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例,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给予4疗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一、久病失治,虚劳已成邓某,男,14岁。住望城县格塘乡格塘村。患病1年余,始则寒热咳嗽,继而体瘦形寒,更医多人药尽百剂,有加无减。家故不饶,无力偿贷,医药中断,人皆以为系患童子痨,恐其预后不良,深为惋惜。予姑丈素与邓家连畔而井,劳作时尝憩息其家,故知之甚详,亦甚悯焉。及予至姑家,遂邀以往诊。其证: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毛发憔悴,四肢懈惰,心中虚悸,动则喘咳,腹中掣痛,重按始舒,语声低微,倦卧少起。脉则弦细而迟,舌则淡红津少,四诊合参,虚劳之证毕具。此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