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62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奎硫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一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奎硫平(300—750mg/d)和利培酮(2~5mg/d)治疗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O%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发生震颤、肌强直、静坐不能、月经改变及泌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奎硫平组(均P〈0.05)。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奎硫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92.
深低温停循环下主动脉弓手术后患者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状态下,主动脉弓手术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主动脉弓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主动脉弓手术,术后死亡6例,病死率10.34%。单因素分析发现转机时间、术后血肌酐水平、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及需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毕赤酵母表达野生型去氨普酶(DSPAwt)及其突变体F195和QNRR的溶栓活性,为开发新型溶栓类药物奠定基础。方法:以阿替普酶(rt-PA)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野生型DSPAα1为阳性对照,采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通过对血栓重量、出血时间、大鼠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的测定考察毕赤酵母表达DSPAwt及其两种突变体的溶栓活性。结果:DSPAwt及其突变体F195和QNRR在0.7mg/kg和1.5mg/kg剂量下均有一定的溶栓活性,其中DSPAwt溶栓作用较弱,有效动物数少,溶栓率较低,相同剂量突变体F195和QNRR溶栓作用显著增强,溶栓效果与DSPAα1接近。此外,不同剂量各样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大鼠出血时间,延长大鼠血浆TT、PT和APTT,提高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结论:通过酵母表达系统有望获得具有高溶栓活性的突变型DSPA,从而开发成新一代溶栓类药物。  相似文献   
994.
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39例行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术后是否发生AKI将139例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组(n=91):男69例,女22例;年龄41.30±13.37岁;AKI组(n=48):男39例,女9例;年龄57.67±9.56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内径、升主动脉直径、肾功能、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停循环时间等指标的改变,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导致患者术后发生AKI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3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KI48例(34.53%),其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17例(12.23%),发生呼吸衰竭27例(19.42%),脑部并发症29例(20.86%),包括暂时性脑损害26例,永久性脑损害3例。住院死亡14例(10.07%),其中死于心力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9例,多发性脑梗死1例。肾功能正常组死亡3例(3.30%),AKI组死亡11例(22.92%),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随访118例,随访时间5~56个月,平均随访42个月,失访7例。随访期间死亡7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3例,脑卒中2例,死亡原因不明2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肌酐〉132.60μmol/L(OR=1.042,P=0.021)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OR=2.057,P=0.002)是导致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主动脉弓置换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是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围术期肾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995.
1引言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称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花和谷物中的多酚类天然色素,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类黄酮及其衍生物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包括调节血脂、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炎、抗肿瘤、  相似文献   
996.
谭汉提  卢迪  韦堡升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1722-1723
目的:探讨应用面颈部双叶皮瓣即刻修复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对9例面颊部中等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基底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血管瘤并溃疡1例)患者采用面颈部双叶皮瓣修复。手术边缘:血管瘤为0.2cm,基底细胞癌0.5~0.7cm鳞状细胞癌1cm,切除深度达浅筋膜层。缺损面积最大5.0cm×4.5cm,最小4.0cm×3cm。结果:创面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经6个月~5年追踪复查,肿瘤无复发及转移。修复组织质地、颜色与周围皮肤匹配,面部外形较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双叶皮瓣行颊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即刻修复是可行的,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或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我科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46例,对本组患者的胆道引流管进行固定、冲洗、管理,记录引流量以及引流液的颜色。结果:46例患者中,2例出现寒颤、高热,26例带管出院,其余病例均行支架置入术后拔管出院。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或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8.
患者男性,61岁。因头晕、视物黑噱反复发作4h就诊。查体:体温36.6℃,脉搏4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5/75mmHg。听诊心音低钝,律不规整,各瓣膜无杂音。触无震颤,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肌肌钙蛋白2.3μg/L,CK—MB29μ/L。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999.
我院近年来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并得到随访的胫腓骨干骨折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泰嘉组:63例,泰嘉600mg起始量,之后75mg/d,维持一年;波立维组:67例,波立维600mg起始量,之后75mg/d,维持一年。观察病变特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泰嘉组在心血管事件与出血、药物不良反应与波立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嘉与波立维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治疗同样安全、有效,但泰嘉效价比较波立维为高,更适合我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