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52.
胡杨  马莹  何惠宇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653-3656
背景:建立合适的牙槽嵴缺损动物模型可为开展剩余牙槽嵴的保存、修复研究奠定基础。目的: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全麻下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建立兔下颌骨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术后4,8,12周,处死白兔,游标卡尺测量兔下颌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拔牙窝的愈合程度,X射线摄片观察兔下颌拔牙创内骨小梁改建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长度、宽度和高度均逐渐降低;拔牙窝内有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和血管网逐渐形成,牙槽窝持续沉积新生骨组织,与周围牙槽骨界限不清,骨改建生成,拔牙创愈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及X射线片均证实兔前牙区剩余牙槽嵴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53.
背景:异种骨形态、结构与组成类似于人体骨组织,经理化处理后的异种骨抗原性降低,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被认为是解决自体骨与同种异体骨来源不足的有效方法。目的:检测3种不同方法制备羊椎骨异种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经过物理、化学和物理结合化学3种处理方法制备的羊椎骨异种骨材料,制成材料浸提液,植入新西兰大白兔体内,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初步评价不同处理组羊椎骨异种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物理组和物理结合化学组羊椎骨异种骨材料无急性毒性、无热源反应、无刺激性与细胞毒性;化学组羊椎骨异种骨材料有急性毒性反应、有致热源作用、有轻度刺激性及存在细胞毒性。结果提示经过物理、物理结合化学处理的异种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单纯经过化学处理的异种骨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差,不符合生物材料安全性标准。  相似文献   
54.
背景:拔牙后在牙槽窝内即刻植入成骨材料,如脱蛋白小牛骨、羟基磷灰石、硬组织代用品、人脱钙冻干骨等,可防止或延缓牙槽嵴在拔牙后的快速、持续吸收。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支架材料即刻植入对剩余牙槽嵴保存的影响。方法:完整拔除1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中切牙,一侧牙槽窝内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不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4,8,12周测量剩余牙槽嵴长度、宽度、高度;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术区牙槽嵴愈合过程中的组织病理改变,X射线观察术区牙槽嵴骨密度改变,扫描电镜观测β-磷酸三钙与拔牙窝骨小梁的结合界面。结果与结论:术后8,12周时,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宽度及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拔牙窝内可见成骨细胞散在分布,新生骨小梁逐渐增多,血管网由稀疏变得丰富,新生骨与β-磷酸三钙结合日益紧密,并且β-磷酸三钙不断降解,与拔牙窝牙槽骨交界处有新生骨组织形成。说明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特性及生物相容性,拔牙后即刻植入β-磷酸三钙材料可有效保存剩余牙槽嵴解剖形态,防止牙槽嵴的进一步吸收。  相似文献   
55.
背景:异种骨经适当理化处理后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是人骨的天然成分。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目的:探讨通过三种不同方法制备异种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选取羊椎骨,分别应用物理、化学和物理结合化学3种处理方法制备异种骨材料。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初步评价不同实验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结果与结论:物理组和物理结合化学组材料无急性毒性,无热源反应,无刺激性和无细胞毒性;化学组材料有急性毒性,有致热源作用,有轻度刺激性及存在细胞毒性。结果提示经过物理、物理结合化学处理的异种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单纯经过化学处理的异种骨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差,不符合生物材料安全性标准。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两基牙双端固定桥修复的应力分布。方法:采用CT扫描获取健康成人上、下颌牙及其支持组织二维图像,通过计算机重建技术获得右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的双端固定桥桥体颊舌径分别为正常时的100%、90%、66.7%和50%与右下颌双端固定桥桥体及右下颌第二磨牙颊舌径均分别为正常时的90%、66.7%和50%的7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相同垂直载荷和斜向载荷下分析了基牙牙槽骨高度及桥体大小对固定桥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当双端固定桥桥体颊舌径分别为正常大小的66.7%和50%时,固定桥两基牙中的第二前磨牙在垂直向加载时均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当下颌第二磨牙牙槽骨吸收程度等于及大于35%时,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垂直向加载与斜向加载时均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下颌第二磨牙在其垂直向加载时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结论:固定桥受载的Von Mises最大应力集中于连接体表面。对于下颌567双端固定桥,当桥体变窄,颊舌径小于正常大小的66.7%时,有可能会对基牙中的第二前磨牙造成损害。当下颌第二磨牙牙槽骨吸收程度等于及大于35%时,可能对双基牙都造成损害,并可能促使并加速牙槽骨的进一步破坏吸收。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年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为临床制作仿真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及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采集、分析852颗18~25岁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青年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结果:维吾尔族青年的上颌中切牙颈、中、切的L值分别为73.27±6.43、75.51±5.59、66.92±5.58,侧切牙颈、中、切的L值分别为67.06±7.50、68.43±8.38、62.11±6.99,尖牙颈、中、切的L值分别为59.62±11.60、60.40±9.10、55.11±8.73。结论:乌鲁木齐市18~25岁维吾尔族青年的上前牙色度值从中切牙向尖牙方向均呈现明度逐渐降低,彩度逐渐增大;各个牙位的不同部位牙面的色度值也有变化,其中中1/3的明度值最大、彩度值最小,颈1/3的明度值和彩度值均高于切1/3。  相似文献   
58.
背景:镍铬合金烤瓷冠因其机械性能优良、低廉价格,在国内口腔修复领域广泛应用。目的:观察镍铬合金烤瓷冠对患者尿中镍、铬离子的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3/2010-03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戴用镍铬合金烤瓷冠患者55例为实验组,同期未做任何修复治疗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尿中镍、铬的离子水平。结果与结论:镍铬合金冠修复患者尿镍、铬离子水平与对照组接近(P〉0.05),且镍铬合金烤瓷冠数量〈5个与≥5个的患者的镍、铬离子水平也接近(P〉0.05),但与使用镍铬合金烤瓷冠〈5年的患者相比,使用年限≥5年者的尿镍、尿铬离子水平升高(P〈0.05,P〈0.01)。提示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不会影响患者尿中镍、铬离子水平,但镍铬合金烤瓷冠使用年限会影响患者尿中的镍、铬离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59.
背景:采用夹板式固定义齿修复牙周炎致牙周骨缺损伴牙列缺损可增加根周骨质骨密度,但并未增加骨高度,因此,仅运用单纯的夹板式固定修复牙周炎致牙周骨缺损伴牙列缺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的:对比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与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牙周病致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的牙周变化。
  方法:选择牙周炎伴KennedyⅢ类牙列缺损、远中牙牙槽骨角形吸收拟行烤瓷冠修复患者20例,抽签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试验组采用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对照组采用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夹板戴入后0,3,6个月采集两组待测基牙龈沟液,检测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并复查和记录探诊深度与临床附着丧失。
  结果与结论:两组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P <0.05),且不同时间点试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牙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不同时间点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且试验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果表明牙周植骨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较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修复方法更利于维持和促进牙周骨缺损患者基牙的健康,并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背景:由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牙周病、创伤、肿瘤等因素,很多患者面临着种植区颌骨颊舌向宽度不足这一问题,目前学者们对种植体周适宜的颊舌向骨宽度尚无一致的结论。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探寻下颌骨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以评定出适宜种植所需下颌骨颊舌向骨宽度。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对Ⅰ类、Ⅲ类骨质类型所含种植体的下颌骨模型(种植体颈部区域颊舌向骨宽度1,1.5,2,2.5,3,3.5 mm)施加200 N 垂直和斜向60°两种方向的集中载荷,并对种植体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与结论:种植体两侧各有2 mm 以上的骨量即可使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斜向载荷状况下产生的应力远大于垂直向载荷下产生的应力。结果表明种植体周颊舌向拥有适当的骨量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临床种植方案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小斜向载荷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