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麻风复杂性溃疡恶变近年国内时有报告,但在广州市皮防所太和医院住院的50多例复杂性足底溃疡的患者中,至今只发现一例恶变者截肢后转移。 患者黄××,男,49岁,1959年5月诊断为瘤型麻风入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太和医院,1969年9月治愈留院。 患者于30年前因行走过多引起右足底单纯  相似文献   
12.
麻风的足底溃疡发生率为8.4~30%,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也是麻风恐惧的原因之一。它所形成的慢性感染灶,常可并发足和小腿的脉管炎、骨髓炎、关节炎,以及骨质脱钙、病理性骨折,骨质吸收等,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13.
改良颞肌移位术对麻风性兔眼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2例有兔眼的麻风病人(68只眼),用詹逊氏改良式颞肌阔筋膜悬吊术加以矫正,手术前闭眼时眼裂为2-10毫米,1992年4月到1993年2月做的手术,于1993年11月随访,距手术日为8个月至1.5年,发现闭眼时眼裂不到1毫米的有16例,1-3毫米的有36例,效果良好,术后56只眼的流泪现象有改善,作者强调应尽早矫治兔眼,以保护角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子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40例子宫角妊娠患者均采用经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8%(30/43)、90.7%(39/43),三维超声优于二维超声(χ2=5.938 6,P0.05);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子宫角妊娠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5%(29/40)、92.5%(37/40),三维超声优于二维超声(χ2=5.541 1,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子宫角妊娠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氟卡胺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以氟基安定为内标,以含有离子对试剂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建立了测定条件。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0017X+0.0131,r=0.9975。氟卡胺及内标的回收率均大于94%,日内及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正常人口服氟卡胺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Ka=0.908h-1,T1/2K=8.131h,TPK=3.487h,AUC=441.8ng.h/ml。病人口服氟卡胺的有效血浓度为423.64±227.4ng/ml。  相似文献   
16.
对560侧颈静脉孔进行了测量,对颈静脉窝、颈静脉孔和乙状窦沟进行了观察、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小管形成等功能。方法:体外培养分离COPD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EPCs,采用MTT测定细胞不同时间段的OD值,观察EPCs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测定细胞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迁移能力。通过对细胞HUVEC的黏附及late-EPCs小管形成实验判断COPD患者外周血中EPCs对血管内皮的修复能力,并用NOS/SCID下肢股动脉内皮损伤模型观察患者EPCs修复功能。结果:COPD患者的EPCs和对照组单个集落细胞数量分别是22.0±7.0、62.0±12.9(100倍,10个随机视野),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细胞迁移实验中发现,COPD患者组early-EPCs对SDF-1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迁移的细胞数量分别是0.425×104、0.775×104(P=0.039),通过流式分析发现COPD患者组early-EPCs表达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数量较对照组少,两者分别是(55.1±9.9)%、(91.5±6.7)%。Late-EPCs对HUVECs形成小管黏附实验中,两者有明显差异(P〈0.001),分别是26.4±8.1、35.2±7.3/×10(10随机视野)。小管成形实验中,COPD患者的late-EPCs不能形成完整的小管;动物在体实验中发现,COPD患者组late-EPCs在受损血管处黏附较对照组少。结论:COPD患者外周血中EPCs增殖、迁移、黏附等功能降低,血管形成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畸形和残疾是麻风神经炎的后果,因此,预防畸残最好的措施是:首先,对尽量多的病人进行早期发现和治疗。其次,对累及神经的麻风反应早期发现和恰当治疗。现在治疗麻风用MDT和新药无并(?)症及麻风反应。不幸,有化疗的应用不及时、执行欠佳、耐受性差以及未很好随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在我国麻风足底溃疡的发生率为25~30%,其原因是足底失去保护性感觉和外界压力反复作用及外伤等,常并发感染形成骨髓炎。慢性的复杂性足底溃疡易引起大出血、癌变而危及生命。有时截肢是治疗足底溃疡的最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选择有明显皮损及神经粗大的22例病人,取1.5cm长的皮下神经分支和皮损标本。用HE和Fite—Faraco染色,其临床分型为TT—2,BT—14,BB—1,LL—3和I—l,病期6个月~15年,除一例BL用DDS治疗2年外都未经治疗。结果发现皮损与神经的病理分型相符的14例,分别为TT—1,BT—9,BB—0,BL—1,LL—3,其中BT型病人神经内的肉芽肿及干酪样坏死均较皮损内的多,而皮损内的巨细胞较神经内多,其他病理特征相同;4例BL/LL病人有2例神经内的BI高于皮损,但组织学图像类似。皮损与神经病理分型不相符的8例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