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局部麻醉下包皮环(套)切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连续选取择期行包皮环(套)切术的包茎或包皮过长患儿1 500例,年龄3~13岁,术前90~120 min在阴茎根部局部麻醉穿刺处皮肤及周围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保鲜膜覆盖。手术局部麻醉时观察患儿皮肤进针时的疼痛反应,记录手术时间及疼痛评分,并与2006年局部浸润麻醉研究(3 000例局部浸润麻醉包皮环/套切术)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1 500例患儿均为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7.3±1.4)min,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患儿术中感觉无痛或轻微疼痛比例为97.86%;手术时间与2006年局部浸润麻醉研究(3 000例局部浸润麻醉包皮环/套切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两研究患者痛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9,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局部麻醉手术中可减轻浸润麻醉进针时的疼痛,安全且镇痛效果确切,可消除患儿及家属对手术的负面体验,能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是简便、安全、可靠的麻醉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2.
对抗洪抢险部队卫生防疫保障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灾之后易有大疫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启示。反思我部1998年抗洪斗争中实施防疫保障的全过程,有几点体会对今后应付类似突发事件或许有所帮助。1实施重点建设是完成防疫快速保障的根本防疫分队在这次抗洪部队防病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部队短时间迅速集...  相似文献   
83.
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on dendritic cells,TI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癌前病变及30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中CD1a、H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细胞形态特征确定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组织中的浸润程度,依据Sprinzl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分级,对其活化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DC活化率: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和口腔鳞癌组(P<0.01);而口腔鳞癌组略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CD1a表达阳性的DC活化率均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③CD1a表达阳性的DC浸润程度与活化率间呈正相关(r=0.615,P<0.01)。结论:①口腔鳞癌中TIDC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且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而加重。②TIDC浸润度及活化率反映了组织局部的免疫状况,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的一项指标。③肿瘤组织中TIDC浸润度及活化率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为提高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给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安全可靠、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NICU 2010年3月-2013年3月的1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比较换血前后胆红素水平、电解质、血压、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呼吸等.结果 换血前后胆红素对比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S)、间接胆红素(IBILI)换出率分别为45.7%、45.3%,置换出的主要是IBILI,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2例血培养阳性者,换血后转为阴性.心电监护在换血过程中保持稳定,Na+、K+、Cl-、Ca2+等电解质换血前后均无明显变化.除1例入院时胆红素高达734.6μmol/L且已为核黄疸警告期和1例换血前已有痉挛期表现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外,其余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外动静脉快速同步换血疗法胆红素置换率高,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5.
血液综合利用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分输血能开源节流血液提高疗效减少免疫造成的副反应等,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医院管理者所重视.笔记就遂宁市1996~1998年血液综合利用的情况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制剂需求和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自2003年1月-2011年5月对诊断新生儿肺出血的患者,气管内注入立止血,及时应用高呼吸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综合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8例.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治愈率达70.7%,且无气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结论 早诊断、早上机,在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可为基层医院争取抢救机会,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气管内注入立止血和高PEEP可缩短止血时间,肺出血稳定24~36h再降PEEP可防止肺出血反弹.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合并先天性巨结肠(HD)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依据。方法 2013—2016年共收治213例NEC,其中19例合并HD。根据患儿NEC病情的分级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法,比较患儿的治疗转归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19例患儿NEC分级一级7例(一级组)、二级8例(二级组)、三级4例(三级组)。一级组患儿经过分期手术治疗,均彻底根治,治愈率为100%,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14.3%),无患儿死亡。二级组和三级组患儿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治愈率分别为75%、5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2.5%、100.0%,与一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在NEC患儿中的发生率约为8.9%。性别、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低Apgar评分均为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其治疗不同于普通NEC患儿,应根据病情分级灵活选取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88.
目的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导致尿酸升高的原因主要是尿酸生成过多和尿酸排泄减少。尿酸主要代谢途径在肾脏,其次在肠道,尿酸的排泄主要依赖于尿酸转运蛋白。目前大量文献报道的尿酸代谢途径在肾脏,肠道方面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将尿酸代谢途径的国内外最新研究从肾脏和肠道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为降尿酸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 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 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 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  前3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9%、76.60%和84.62%;化疗后分级中, Ⅲ+Ⅳ级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61.90%和80.77%;部分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经颞浅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的完全缓解率高, 且多次化疗的疗效优于单次化疗; 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90.
王春芳  胡小华  沈渊  龚幼龙 《中国肿瘤》2004,13(12):767-769
[目的]了解大肠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直接询问和查阅其住院病案271例大肠癌手术患者,在校正费用的基础上分析大肠癌住院费用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例均住院费用为2544元,住院费用的95%可信区间为488~13268元.多因素分析显示患病年龄、患病年代、患病前收入、文化程度、住院天数和生活质量等是影响大肠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大肠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上升迅速.控制住院天数、提高大肠癌的诊断水平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