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白首乌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首乌是传统补益类中药,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乌须发及延年益寿之功效。近年来,白首乌的抗肿瘤活性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C21甾类成分被认为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现就白首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和网络药理学预测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法,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等信息,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中风瘀热方水提液中的化学成分。运用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获取化学成分靶点,通过Gene Cards、OMIM、TTD等数据库及Cytoscape3.6.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调控网络图及蛋白质互相作用(PPI)网络图,利用数据库Metascape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中风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经UPLC-Q-TOF-MS/MS法从中风瘀热方水提液中分析鉴定出47个成分,其中12个入血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205个相关靶点,药物-疾病共同靶点63个,包括AKT1、TNF和IL-6等,涉及环鸟苷单磷酸-蛋白激酶G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中风瘀热方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活性氧代谢过程及细胞凋亡等来发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3.
归芪颗粒治疗猪血清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璇  彭蕴茹  沈明勤 《安徽医药》2010,14(8):887-889
目的研究中药归芪颗粒对猪血清所致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给予大鼠猪血清0.5 ml/只,2次/周,连续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及归芪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另设正常大鼠对照组,第8周起按22.4、11.2和5.6 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归芪颗粒进行治疗,连续8周,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825 g.kg-1,正常及模型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的消毒饮用水。末次给药后次日取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ALP、TP、ALB、GLB、HA、CIV和PⅢNP)的改变及肝组织中羟辅氨酸(Hyp)的变化,并解剖大鼠取肝脏做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结果复方归芪颗粒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透明质酸(HA)及肝组织中羟辅氨酸(Hyp)的水平,明显减轻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复方归芪颗粒免疫损伤所致对大鼠肝纤维化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彭蕴茹  黄厚才  丁永芳  杜贯涛  刘晓东 《中成药》2006,28(11):1623-1625
目的:探讨钩藤散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谷氨酸及过氧化氢造成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MTT法及LDH活性观察钩藤散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钩藤散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损伤所致的细胞形态改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结论:钩藤散含药血清可对抗谷氨酸及过氧化氢造成的PC12细胞损伤,对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乳康舒胶囊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康舒胶囊(鹿角胶、淫羊藿、白芍等)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雌二醇和黄体酮法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乳康舒胶囊ig给药后可抑制造模大鼠乳腺直径的增加,乳腺小叶中的平均腺泡数、腺腔的平均直径及腺腔内分泌物明显减小;并明显抑制血清E2的升高,使血清E2、P基本恢复到正常动物的水平,大剂量组的PRL比模型对照组也显著减少(P<0.001)。结论乳康舒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6.
菊花、茎、叶中总黄酮及绿原酸含量动态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菊茎、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品种菊花、茎、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比较总黄酮及绿原酸在菊花、茎、叶中的含量高低,结合药理实验结果判断菊茎、叶的利用价值。结果不同品种的菊叶在各个采收期总黄酮及绿原酸的含量均高于菊花,菊茎中含量最低。结论含量测定结果结合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菊茎、叶在抗菌、抗氧化、控制急性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损伤方面体现较强的活性具有化学物质基础,可进一步利用菊茎、叶,充分体现菊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7.
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是疾病理变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细胞中,是介导炎性因子在细胞内与细胞之间相互表达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研究发现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在肝免疫异常、炎症反应触发的肝损伤、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肝纤维化恶化与肝癌的发展中均有重要调节作用.该信号通路在"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轴"(IFC轴)的动态变化与肝癌的转移中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调节点.本文就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参与IFC轴疾病病理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白首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首乌是传统补益类中药材,具有补益肝肾、养血益精、强筋壮骨、乌须生发、抗衰老之功效,被历代医家奉为延年防老的珍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不同品种的白首乌进行了药理活性及物质基础的相关研究。现将白首乌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不同品种白首乌C21甾体总苷、苯酮类化合物结构和含量的差异,不同品种白首乌多糖类成分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进行系统归纳,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白首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化合物告达庭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大鼠单次灌胃给予告达庭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以LC/ESI-MS/MS法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分别单次口服10,20,40mg·kg-1剂量的告达庭后其半衰期分别为(1.59±1.08),(0.99±0.27),(1.92±1.55)h;AUC0-t分别为(220.6±114.8),(539.1±160.6),(1631.9±915.9)μg·h·L-1;cmax分别为(153.5±79.1),(232.8±119.3),(687.9±245.7)μg·L-1;tmax为(0.36±0.35),(1.33±0.61),(0.96±0.68)h。其AUC与给药剂量间呈现出非线性相关性。结论:在本实验所用剂量范围内告达庭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基本符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复方虎杖方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采用CCK-8染色法检测复方虎杖方水提物、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体内实验采用血清斑点杂交法(Dot blot)测定给药5、1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