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485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74篇
  3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分析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一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300例,测量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分析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相关性。结果162例男性患者中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病率分别为23.5%和22.8%,138例女性患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病率分别为18.8%和18.1%,女性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患病几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高血脂的阳性率在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中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女性高血压,高血脂患病几率明显低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高血脂的患病率均变大;高血压与高血脂患病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初始压力反应性指数(PRx)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缺血(DCI)的预测价值。方法:aSAH患者220例,根据有无DCI发生分为DCI组(n=60)和非DCI组(n=160)。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SAH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DCI组在改良Fisher分级≥Ⅲ级、Hunt-Hess分级≥Ⅲ级、WFNS分级≥Ⅳ级、脑水肿、手术时机4~7 d、低钠血症、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比例及颅内压(ICP)、动脉压(ABP)、PRx方面高于非DCI组(P<0.05);脑灌注压(CPP)低于非DCI组(P<0.05)。ICP、ABP、CPP、PRx预测DCI发生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30.25 mmHg、88.50 mmHg、40.15 mmHg、0.35。改良Fisher分级≥Ⅲ级、Hunt-Hess分级≥Ⅲ级、WFNS分级≥Ⅳ级、低钠血症、低白蛋白血症、ICP≥30.25 mmHg、ABP≥88.50 mmHg、CPP<40.15 mmHg、PRx≥0.35是影响a SAH后DC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始PRx与aSAH后DCI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八项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比较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比较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 Ⅳ)和层黏连蛋白(LN)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IMP-1 mRNA、MMP-1 mRNA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RT-PCR检测PBMCs中MMP-1 mRNA、TIMP-1 mRNA水平;酶标法检测血清PDGF-BB、TGF-β1、TIMP-1和MMP-1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PC Ⅲ、C-Ⅳ和LN含量。结果经ROC曲线分析,血清PDGF-BB、TIMP-1、HA、PC Ⅲ、C-Ⅳ、LN和TIMP-1 mRNA的AUC分别为0.985、0.726、0.318、0.728、0.727、0.583、0.463、0.876;血清PDGF-BB和PBMCs中TIMP-1 mR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5%,73.7%、100%;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4%,特异度为95.0%。结论八项指标中,血清PDGF-BB的诊断价值最大。在筛选肝纤维化患者时,以血清PDGF-BB、PBMC中TIMP-1 mRNA联合检测最佳。  相似文献   
74.
持续缓慢选择性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缓慢选择性血浆置换(CPPE)和单纯血浆置换(SPE)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71例(139例次)接受CPPE的患者(CPPE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8h时血清清蛋白(ALB)、球蛋白(GLO)、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情况,并与36例(79例次)接受SPE的患者(SPE组)做比较。结果①同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48h时血PTA值均明显升高(P均〈0.01),但2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同治疗前比较,CPPE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48h时血清ALB、GL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E组则明显减少(P均〈0.01);③同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结束时TBIL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治疗结束时比,CPPE组治疗结束48h时血TBIL上升幅度为22.91%±12.50%,而SPE组为39.30%±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E组患者临床治愈好转率为59.16%(42/71),高于SPE组的38.89%(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3,P〈0.05)。结论CPPE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时,可减少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减少血清ALB、GLO、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等有益物质的丢失,延缓治疗后血清TBIL反弹的幅度和速度,提高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临床治愈好转率。因此,CPPE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分析哌罗匹隆与奋乃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0-06-2012-11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比较2组疗效,同时监测2组患者PRL(血清催乳素)、TSH(促甲状腺激素)、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T3)、T4(甲状腺素)、FT4(游离T4)。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ANSS总分和各因子评分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罗匹隆与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疗效相当,但哌罗匹隆对患者PRL和T4影响较小,且用药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阿利哌唑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利哌唑)40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40例。治疗疗程均为6周。对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来评定疗效和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 HAMD量表评分于治疗2周患者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于4周才显降下降。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哌唑治疗抑郁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疗效确切,但会使患者产生静坐不能、失眠、疲倦、视物模糊和震颤等不良反应,这为治疗抑郁症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收集28例伴有腹壁造瘘口并发症的直肠癌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腹壁造瘘口并发症的类型:过敏性皮肤炎症8例、造瘘口狭窄4例、造瘘口水肿5例、造瘘口感染6例及造瘘口疝5例。其中11例患者经腹膜内造瘘,17例患者经腹膜外造瘘。所有患者经处理并发症好转。在该28例患者中,瘘口狭窄和造瘘口疝与经腹膜内造瘘成正相关(P0.05)。合理选择造瘘口方式和位置可以防止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正确的处理方式可治愈造瘘口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胆碱能通路损伤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以头颅MRIT2加权像评估是否有脑白质病变,其中有脑白质病变59例(脑白质病变组),无脑白质病变38例(非脑白质病变组).分别采用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IPS)及改良Schelten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组进行评分.采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对所有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观察两组认知功能差异,及CHIPS评分和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与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 脑白质病变组与非脑白质病变组MoCA总分及视空间与执行、记忆、注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86±4.52)分比(23.47±4.49)分、(3.80±1.68)分比(3.11±1.47)分、(2.78±1.57)分比(1.95±1.80)分、(4.00±2.08)分比(3.87±2.04)分](P<0.01或<0.05).有认知功能损害组(35例)与无认知功能损害组(24例)CHIPS评分和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7.77±12.36)分比(39.83±7.98)分、(5.14±1.73)分比(2.58±2.10)分](P<0.01).MoCA总分与额部脑室旁、枕部脑室旁、顶叶的脑白质病变评分及脑室旁总分、深部白质总分及改良Scheltens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定向评分及MoCA总分与CHIPS评分呈负相关(P<0.01),注意、定向评分及MoCA总分与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且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有关;不同部位的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脑白质病变所致的认知功能损害与胆碱能通路受损有关,主要影响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其严重程度与胆碱能通路损害严重程度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老年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5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彬  陈节  崔明 《安徽医药》2019,23(4):784-787
目的 研究老年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特点。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5例病人按年龄分为两组,即老年组(年龄≥60岁)与非老年组(年龄<60岁),收集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动脉瘤的一般发病特点。结果 115例病人中,载瘤动脉集中分布于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别为19例(16.5%)、38例(33.0%)、41例(35.7%)。老年组后交通动脉瘤占比(51%)高于非老年组(23.4%),大脑中动脉瘤占比(7.8%)低于非老年组(23.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前交通动脉瘤占比(27.5%)与非老年组(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以女性发病为主(72.5%,P<0.05)。两组病人动脉瘤直径、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H-H)分级、病死率、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S为因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H-H分级为评估病人预后的预测因子,呈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H-H分级应该可以成为评估动脉瘤病人预后的可靠指标。老年人动脉瘤病人以女性多见,载瘤动脉主要多见于后交通动脉。老年人起病及预后较非老年病人无明显区别,当其H-H分级Ⅳ级及以下时,均应积极进行治疗,年龄不应为临床医师首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0.
单士强  王本清  张彬 《河北医药》2011,33(4):581-582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深度镇痛、镇静,且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静脉全麻药,尤其在小儿短小手术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临床一般推荐1~2mg/kg静脉注射,作用时间为10~15min,然而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剂量的氯胺酮维持时间短且麻醉效果欠佳。因此,本文对我院小儿短小手术采用地西泮复合不同剂量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