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830篇
  免费   32541篇
  国内免费   22455篇
耳鼻咽喉   2892篇
儿科学   3840篇
妇产科学   4492篇
基础医学   45638篇
口腔科学   5959篇
临床医学   44327篇
内科学   47526篇
皮肤病学   3615篇
神经病学   18119篇
特种医学   12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7篇
外科学   33130篇
综合类   56850篇
现状与发展   76篇
一般理论   29篇
预防医学   21605篇
眼科学   9697篇
药学   37363篇
  295篇
中国医学   19522篇
肿瘤学   28076篇
  2024年   703篇
  2023年   4786篇
  2022年   7970篇
  2021年   16567篇
  2020年   12848篇
  2019年   11378篇
  2018年   12149篇
  2017年   10999篇
  2016年   10352篇
  2015年   15495篇
  2014年   19292篇
  2013年   17444篇
  2012年   25341篇
  2011年   27814篇
  2010年   17721篇
  2009年   14021篇
  2008年   18165篇
  2007年   18192篇
  2006年   17743篇
  2005年   17146篇
  2004年   11739篇
  2003年   11284篇
  2002年   9569篇
  2001年   8342篇
  2000年   8180篇
  1999年   8109篇
  1998年   5045篇
  1997年   5134篇
  1996年   3945篇
  1995年   3704篇
  1994年   3156篇
  1993年   2082篇
  1992年   2793篇
  1991年   2437篇
  1990年   2042篇
  1989年   1781篇
  1988年   1641篇
  1987年   1386篇
  1986年   1219篇
  1985年   933篇
  1984年   697篇
  1983年   540篇
  1982年   414篇
  1981年   369篇
  1980年   301篇
  1979年   337篇
  1978年   237篇
  1977年   263篇
  1976年   221篇
  1974年   2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31.
癌性肠梗阻(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肠梗阻,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3%~15%。目前,MBO的治疗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规范,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对症处理的。本文在总结数百例治疗经验基础上,提炼出“减(压)、加(营养)、抑(制消化液分泌)、激(素)、利(尿)、动(运动及促进肠蠕动)”六字方针,简单、实用、有效,通过临床观察,该方案能改善患者症状,恢复经口进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手术治疗的机会,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治疗费用,尽管尚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 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 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136.
世界各地均在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但快速的 e 化发展,会因民众自身条件的不同造成不均的现象,并导致阶层、地域及群体间的“数位落差”。数位落差是世界各地政府在推动信息化的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大陆地区也不例外。由于中国台湾地区具有与大陆相似的文化氛围和相近的教育发展历史,该文通过梳理和解读中国台湾地区现有的缩减数位落差政策,以期为大陆地区研制专门化政策来应对当前挑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7.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微创理念应用于结直肠外科疾病的诊治中,结直肠相关疾病的诊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经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再到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结直肠疾病的外科诊治在微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NOSES技术是目前结直肠外科在微创领域前沿的手术方式之一,它通过经直肠、阴道取标本来避免了腹壁的辅助取标本切口,从而将结直肠外科手术进一步微创化。NOSES技术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与现代微创外科的理念于一体,它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微创、加速康复外科、功能外科、"无疤"等理念的特点。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各中心开展NOSES技术在结直肠外科诊治开展中的相关经验、心得和体会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8.
Advancing nanomedicines from concept to clinic requires integration of new science with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The medical and commercial success of nanomedicines is greatly facilitated when those charged with developing nanomedicines are cognizant of the unique opportunities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 that these products present. These individuals must also be knowledgeable about the processes of clinical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including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to maximize the odds for successful product registration.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se topics with a goal to accelerate the combination of academic innov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industrial scientists who understand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regulatory approval requirements—only together can they realize the full potential of nanomedicines fo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9.
安息香为安息香科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 Craib ex Hart.的干燥树脂,主要化学成分为香脂酸类和三萜类物质,及少数木脂素类物质,其中香脂酸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安息香主要药理活性有抗炎解热、抗肿瘤、血脑屏障保护等。本文对安息香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从多角度分析预测了安息香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安息香药材的质量控制、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 碍性疾病,除社会交往障碍、认知缺失、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还存在明显的多感官异常,其中 ASD患者疼痛异常会做出重复性的自我伤害行为,这种障碍不仅给患者也对其家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 伤害,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患儿疼痛敏感程度及影响疼痛敏感性的原理及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体验,也能够为ASD患儿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路。现对近年来在ASD 人 群中流行病学、临床实验、遗传学、影像学及ASD 动物模型的痛觉敏感程度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探索优化干预方案,为进一步推广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