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46篇
  免费   896篇
  国内免费   408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431篇
妇产科学   227篇
基础医学   1180篇
口腔科学   362篇
临床医学   1516篇
内科学   3357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464篇
特种医学   517篇
外科学   1108篇
综合类   2958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1545篇
眼科学   167篇
药学   992篇
  1篇
中国医学   744篇
肿瘤学   75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1384篇
  2003年   1428篇
  2002年   1146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793篇
  1999年   839篇
  1998年   649篇
  1997年   476篇
  1996年   330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469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102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4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13篇
  197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新术式。方法 鼻内窥镜下剥离鼻中隔穿孔后方之粘骨膜瓣,通过穿孔向对侧翻转,缝合固定于对侧穿孔前缘之创面,然后作鼻腔填塞。结果 15例鼻中隔穿孔用本术式修补成功。分别随访0.5-1年,均无复发。结论 本术式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加味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鼻粘膜中P物质的影响。方法: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法制作。经鼻腔给予加味玉屏风散后,作鼻粘膜组织病理学和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临床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也用加味玉屏风散经鼻腔给药,给药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变化。结果:动物治疗组鼻粘膜细胞中所表达的P物质明显减少,对照组中明显啬 ,临床患者用药前后鼻分泌物中P物质含量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味玉屏风散能减少鼻粘膜细胞内P物质的含量,及鼻分泌物中P物质的含量,从而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Ⅰ期根治术麻醉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8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B组:用羟丁酸钠慢诱导气管插管辅以氯胺酮和维库溴胺。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HR、RR、SpO_2、ECG、有创血压,并分别于基础麻醉后(T_0)、手术开始5分钟(T_1)、1小时(T_2)、2小时(T_3)、术毕(T_4)抽取左侧挠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A、B两组循环、呼吸均平稳,A组血糖各时点与基础值T_0无明显差异,而明显低于B组各时点(P<0.05),A组皮质醇T_2 T_3高于T_0、T_1和T_4(P<0.05),而明显低于B组各时点(P<0.05)。结论 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是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并能较好抑制患儿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42例恶性卵巢肿瘤、 2 4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D4 4V6 与 PCNA的表达特点相似 ,两者在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在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中的表达 ;在发生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结论 :CD4 4V6 与 PCNA在恶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预测恶性卵巢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选择性 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给予 2 8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口服比索洛尔 8周以上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 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2 2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比索洛尔可明显改善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6.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时对胰腺、肝脏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治疗组 38例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 12 0 0 m g/d× 7天 ,对照组 40例按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有明显好转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 3天和 7天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显效率分别为 42 .7%和 81.5 % ,对照组分别为 17.5 %和 5 0 % ,有统计学差异 ( P<0 .0 5 ,P<0 .0 1) ;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显效率分别为 2 8.9%和 5 2 .6 % ,对照组为 12 .5 %和 30 % ,后者有统计学差异 ( P<0 .0 5 )。肝功能的恢复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地保护胰腺、肝脏和肾脏。  相似文献   
997.
中医药治疗不孕症1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将138你不孕症患者分成冲任不足型(肾阳虚,肾阴虚),痰湿内阻型(湿热阻络),肝气郁结型,瘀症积聚型,分别组方用药治疗,结果:经2年治疗后,受孕90例,受孕率为65.22%。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妇科千金片剂改为胶囊剂后的临床疗效、主治范围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用妇科千金胶囊及其片剂分别作为试验组 (70例)和对照组 (40例 )治疗慢性盆腔炎 ,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妇科千金胶囊组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71 .4% ,98.6% ,其总显效率以及对症状、体征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血、尿、便及心、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妇科千金胶囊服用安全 ,较千金片疗效优 ,用量少 ,服药更方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DCC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0例正常大肠粘膜、6 6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DC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肠癌DCC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39 4 % ,不仅明显低于癌旁组织(97 0 % )和正常对照组 (10 0 % ) ,而且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及肠壁浸润深度呈负相关 ,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等无相关性。结论 :DCC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可反映大肠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新型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rIL-2)的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新型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12 5ser rIL 2 )的临床应用范围 ,确定 12 5ser rIL 2对某些实体瘤 ,恶性胸腹水的疗效及人体的毒副作用 ,研究最适合的给药途径和治疗剂量。方法 :分别应用 12 5ser rIL 2经胸、腹腔注射 ,静脉滴注治疗5 4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果 :CR 2例 ,PR 12例 ,总缓解率为 2 5 9%。主要有效病种为恶性胸腹水 ,恶性黑色素瘤 ,肠癌和胃癌 ,其中胸腹腔注射的有效率为 4 0 7% ,静脉注射的有效率为 11 1%。免疫指标CD3、CD4治疗后升高 ,CD8治疗后下降 ,但无统计学差异 ,NK细胞治疗后升高 ,由 4 89上升到 6 2 8(P <0 0 5 )。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寒颤、发热、肌肉酸痛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12 5ser rIL 2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在本组应用的剂量范围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